"大酋長能否帶我去看看你們耕地的工具?"楊景問道,大酋長聽到楊景樂意幫忙,自然也是十分的熱情。
當(dāng)下帶著他來到一個木屋子里,只見屋子里擺滿了農(nóng)具,但都是個人操作的小工具,并沒有犁之類的牛馬牽引農(nóng)業(yè)工具。
楊景當(dāng)下就提議需要一種新的工具,就讓酋長給他書寫材料,酋長也不知他要干嘛,但還是給他找了過來。
其實楊景自己也打了小算盤,如果在這里發(fā)展好農(nóng)業(yè),那這里以后就相當(dāng)于他的種植園一樣,只不過是各取所需,利益雙收而已。
回到帳篷里,尼莫不知楊景要干什么,就說"我說,咱們還是現(xiàn)在跟那酋長說說,讓她放我們走吧。"??"這么耗下去也不是個事,現(xiàn)在趁著太陽剛升起來,好趕路。"
?
楊景答道:"不行,我們要幫助這里的人們,難道你心里對他們沒有一點愧疚嗎?"尼莫見他說出這不明所以的話來,感覺很是奇怪。
楊景把把拉過來,盡量壓低聲音"到時候我們可以拉著貨物,來這里交換他們的農(nóng)作物。"
時下的種植園乃是十分賺錢的產(chǎn)業(yè),尼莫也聽懂了幾分,感情這楊景是想搞一個私人種植園啊。
但楊景是后世人,他不會去以剝削別人為樂,這個種植園應(yīng)該建立在平等的基礎(chǔ)上,于是他又很小的聲音把自己的愿景說給了尼莫。
尼莫也表示認(rèn)同,畢竟他自己在皇家海軍任職期間,也時常遭到資本家的剝削,他從小也是看著自己的父母在工廠里被剝削。
當(dāng)尼莫向他吐露自己的童年時,楊景也不由感嘆,還是社會主義好啊!
這廂楊景和尼莫正天南海北的胡吹,一個武士就走了進來,楊景看他左手拿著一張羊皮紙,右手平端著一瓶墨水,里面還插著一支羽毛筆。
武士把東西放在桌上,一言不發(fā)的就走了,楊景過去看了看,剛把那羽毛筆提起來看了看,結(jié)果就漏了一手墨水。
"臣卜木曹!"楊景下意識地用中文罵道,尼莫覺得很奇怪"那是什么意思?"???楊景也沒功夫教他中文,"就是表示很吃驚得意思,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
"哦,原來是這樣。"尼莫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楊景爺不去管他,自顧自地去劃設(shè)計圖。
他畫的乃是曲轅犁,雖然已經(jīng)是唐朝的老古董了,但對這些連犁都沒有的印第安人來說,卻是難得的寶物。
楊景憑借自己對歷史書的記憶,不斷回想著書上曲轅犁的圖片,從清晨一直畫到了中午,總算是畫出了一個像模像樣的曲轅犁。
尼莫十分好奇,也湊過來看,看見楊景畫了一個十分奇怪的東西,"這是什么?怎么長得像一個破窗戶一樣?"?
楊景從來沒聽過這么奇怪的比喻,說道"這當(dāng)然是我們發(fā)財?shù)墓ぞ?"?尼莫十分不屑"就這么個爛架子能干什么?"?
"你懂什么,這是犁地用的。"尼莫恍然大悟,原來楊景真的打算實行他的種植園計劃,如果真的辦好了,那自然會賺的盆滿缽滿。
"二外,酋長請你們過去一趟。"進來的人倒不是武士,而是一個有些矮小的人,楊景和尼莫很意外,這個部落居然有這么多人會說英語!
"那麻煩先生引路了。"楊景答道,來人見他們兩人并不高傲,倒也是很意外,不過意外的表情轉(zhuǎn)瞬即逝,卻還是被楊景捕捉到了。
三人往山上走了一段,那人把他們引倒一棟最大的木屋前,"就是這里了。"??"先生,你不進去嗎?"??印第安人答道:"我只是酋長侍衛(wèi)而已,是沒有資格進去的。"
楊景和尼莫也沒多說什么,就推開了那扇古樸的木門!
進去之后,他們才發(fā)現(xiàn)這木屋里比外面看著要大許多,應(yīng)該是在木屋后的山體里,鑿出了一個巖洞,再將二者連接起來。
屋內(nèi)已經(jīng)坐著五個人了,有點吵鬧,除了大酋長,還有四個頭戴羽毛冠的人,也不知是祭司還是別的什么。
"各位,客人來了,安靜一下。"大酋長發(fā)話了,屋里的人頓時安靜下來,"坐吧,孩子們。"大酋長笑了笑。楊景和尼莫也各自找了把椅子就坐。
這時,門又被打開了,進來一群印第安少女,少女們手中都端著一盤肉,也不知是什么,少女們給每個人面前的桌上擺了一盤肉,就又出去了。
不多時,少女門又回來了,這次給每個人上的是葡萄酒,楊景和尼莫又吃了一驚,因為這個部落連歐洲人飲食習(xí)慣都學(xué)過來了!
楊景是中國人,但是由于是外貿(mào)公司,他也經(jīng)常吃西餐,也是能適應(yīng)的,這時,大酋長又開口了"這是歐洲人的牛排,兩位貴客到來,正好也讓我們沾沾光。"
那四個戴羽毛冠的人聽了,也是哈哈大笑,其中一人開口到"客人,這是不是你們常說的燭光晚餐呢?"
另外三個人表示贊同,楊景只能答道:"燭光晚餐一般是情侶才吃的,平時吃的只能算是正餐。"
那四個人聽了,頓時像泄了氣一樣,大酋長卻不以為意,率先舉起刀叉開動,楊景見得此狀,倒是想起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個典故來。
正吃著飯呢,楊景趕緊收回發(fā)散的思維,"cheers"楊景高舉起手中的酒杯,虛碰了一下。
其他的人見了,也高喊"干杯",舉起了手中的杯子,宴會的氣氛頓時又上來一個檔次。
酒這種飲料是伴隨著人類歷史走過來的,自然最是能夠調(diào)動氣氛,酒鬼詩人李太白也曾有詩云"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可見他對美酒的喜愛。
楊景本想背兩句詩,但想想還是算了,因為就上面李白的那句詩,翻譯成英文就有可能變成"蘭陵有好喝的酒和郁金香,玉質(zhì)的碗發(fā)出黃色的光。"根本沒有任何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