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義》中,闡教元始天尊旗下的十二金仙,其中有四個(gè)是明確提到他們最后是歸屬于佛教的。這四位金仙分別是慈航道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懼留孫。
他們四位到了佛教之后,分別成為觀音大士、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至于懼留孫,在演義中,只提到他后來歸屬佛教,并沒有說成為佛教中的哪一位,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測,有人說他就是后來的懼留孫佛,也有人說他成為后來的彌勒佛。
至于懼留孫后來成為了哪個(gè)佛,我暫且不說,留待下一章再慢慢為大家細(xì)說。
今天就主要講一下這位燃燈道人最后成為了誰!
話說,除了十二金仙中的這四位之外,闡教還有一位大佬,叫燃燈道人,他當(dāng)時(shí)是闡教的副教主,大羅金仙!準(zhǔn)圣級(jí)別!
燃燈道人本身是元始天尊的徒弟,得道混元初,只是元始天尊為教祖,后來許多弟子都是燃燈代為傳授的,所以燃燈既算其他門人的老師,又算師兄,各代弟子相差千歲有余,所以感恩的稱呼老師很正常。
燃燈道人同其它玉虛門人相比,輩分確實(shí)高出許多籌,從《封神演義》的許多回中都可以非常明確的看出,尤其是第63回馬善的出現(xiàn),韋護(hù)曰:“世間有三處,有三盞燈:玄都洞八景宮有一盞燈,玉虛宮有一盞燈,靈鷲山有一盞燈,莫非就是此燈作怪?!瘪R善即是燃燈道人的琉璃燈的燈芯,足見其輩份之高。
很多都認(rèn)為他后來也歸屬于佛教,成為燃燈佛祖。持這種觀點(diǎn)的,一般都是從名字上判斷的。
也有持不同觀點(diǎn)的朋友認(rèn)為,雖說名字中都有共同的“燃燈”二字,但不見得就是同一人啊,比如在古典小說中,有復(fù)姓“慕容”,或者“歐陽”的呢?難道說復(fù)姓相同,就應(yīng)該是同一人嗎?顯然是不成立的!
那么,我的看法是,既然在《封神演義》中出現(xiàn)了燃燈道人,那么我們只能從原著中去找答案。
原著中燃燈道人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可是相當(dāng)頻繁,破十絕陣,與趙公明較量,與三霄娘娘較量,與孔宣較量,誅仙陣和萬仙陣,等等,都有他的身影。
比如在主持破十絕陣時(shí),燃燈道人出場介紹是這樣的:“話說眾人正議破陣主將,彼此推讓,只見空中來了一位道人,跨鹿乘云,香風(fēng)襲襲。怎見得他相貌稀奇,形容古怪?真是仙人班首,佛祖流源!”
大家注意看,這最后一句中提到:“真是仙人班首,佛祖流源”,已經(jīng)暗示了他就是后來的燃燈佛祖!
當(dāng)然,還有一回中也講到,燃燈道人得到趙公明的定海珠,對定海珠是這樣描述的:“此珠后來興于釋門,化為二十四諸天”!
佛教的‘二十四諸天’可是相當(dāng)有名的。
另外,燃燈道人還說道:“此珠乃佛門之寶,今見主必定要取,你那左道旁門,豈有?;蹓旱米∷〈酥檫€是我等了道證果之珍,你也不必妄想。”
燃燈佛主修過去,為過去佛,與主修今生的釋迦牟尼佛,主修未來的彌勒佛,合稱為佛教三大教主。因其出生時(shí)身邊一切光明如燈,故稱為燃燈佛,又名定光佛或錠光佛。
種種跡象都表明,原著中早已給出了答案,燃燈道人就是后來的燃燈佛祖。對此,您怎么看呢?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