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光也不上朝,對外宣稱要照顧夫人,可不管是暗中的線人還是慶國公府中的下人,卻是沒見過李同光露過面。只有那軍醫(yī)幾次三番地進出過李同光與夫人的屋子。
朱殷更是守在屋外,不讓人隨意靠近。
這其中讓人不得不深思。
讓不少人懷疑這恐怕受傷的人是慶國公,而不是他夫人。
要知道攝政王有多寵愛梧國公主,當天回來攝政王為何沒抱著夫人回府,反而是朱殷背著,還有那背上之人還帶著面紗,故弄玄虛,說不定,朱殷背上之人就是攝政王。估計他們也是怕有人從中作亂,故意讓人看到是夫人受的傷,讓不懷好意的人不敢輕舉妄動。
也有人說梧國公主傷早就好了,只是他受梧國公主迷惑,沉迷女色,不務(wù)正業(yè),成天與梧國公主在屋中廝混在一起,這才順勢想的說辭。
還有人說梧國公主病重,可能已經(jīng)不在了,攝政王怕人們知道,傳到梧國,到時候會怪罪下來,恐倆國起戰(zhàn)爭,所以故意隱瞞下來。
隨著楊盈和李同光遲遲不露面,各種謠言四起。
楊盈擔憂皇兄真的會誤會自己出事,到時候難免會起其他事端,有意在下人面前露了面。
下人見她面色不好,看著臉上憔悴慘白,身子卻是越加豐韻,外邊竟然傳出梧國公主吸人精氣的謠言。
現(xiàn)在安國對于攝政王不上早朝,是各種猜想翩翩。
李同光雖不上朝,可楊盈從六道堂得來的信息應(yīng)有盡有,甚至這兩日陸續(xù)有朝臣拜訪,請他還朝,都讓楊盈推脫了。
自李同光告假以來,武陽侯把持朝政,先派人左右太后意愿,搶奪幼帝李承遠。又四下收集李同光曾經(jīng)勾結(jié)梧國六道堂,私放梧帝的證據(jù)。安帝死得蹊蹺,武陽侯也懷疑到了他頭上。
楊盈心思百轉(zhuǎn),讓朱殷不小心泄露,這大牢中的刺客已經(jīng)全部坦白,說自己是宿國那邊的,其他不必多說。
……………………
半夜。
慶國公府中大牢門口處竟傳來了呼叫喊殺之聲!
短兵相接之聲頓時尖銳地響了起來,從門口處一直傳到大牢的深處。
不重要的配角你們是什么人,干什么來的?(侍衛(wèi))
不重要的配角?。。ㄊ绦l(wèi))
不重要的配角劫獄,劫獄,有人劫獄?。。。ㄊ绦l(wèi))
而那些沖殺進來劫獄的黑衣人竟是知道方位一般徑直向那間關(guān)刺客的這間牢房而來。
那些黑衣人沖進大牢,里邊只有一人垂頭散發(fā),看不清臉,但穿著與他們身上黑衣一般,奄奄一息,似乎傷的不輕,黑衣人正要上前,卻發(fā)覺雖有人喊打喊殺,自己進門大牢門卻沒鎖,一路暢通。
領(lǐng)頭的人敏銳的察覺到不對勁。
一種怪異的不祥的預感襲上心頭。
領(lǐng)頭的人覺得有詐當機立斷便想離開。
豈料那蓬頭垢面的男人似有所覺一般,竟然在這一剎那抬起頭來,鋒銳的目光鷹隼似的,從他亂發(fā)的縫隙中閃現(xiàn),他拔刀相向,那領(lǐng)頭人還未出聲,就已經(jīng)一命嗚呼。
黑衣人知曉這是自己中計了,想要撤離,已然被團團包圍。
寡不敵眾,而且還是中了圈套,哪能這么輕易逃脫。
只見隱約有女子喊道。
楊盈這次一定要留活口。
那些刺客想到上頭下的死命令,紛紛咬破嘴中早已藏好的劇毒。
只見刺客紛紛口吐黑血,倒地身亡。
那女子氣急敗壞的聲音響起。
楊盈怎的又沒留活口?
楊盈那我怎么找出幕后之人為慶國公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