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二年春,上京春闈將近,各地舉子皆入京趕考,羨艷上京繁盛。
春闈后七日揭榜。
李沅中十七名進(jìn)士及第,封了六品都察院左都御史?!?/p>
上元節(jié),舉朝大慶,李兕借機(jī)提任了幾個地方官回京都,其中就有司馬俞,這才是他最主要的目的。
司馬俞舉家回京,任先登營右指揮使,晉三品天策上將軍,賜高宅,遷太乙宮街,賞萬金,掌千戶。
一時司馬家榮寵之盛,京都人人皆知。
司馬家那些遠(yuǎn)親近鄰皆上門賀喜,這些捧高踩低的人司馬安和司空見慣,只讓管家應(yīng)付,一概不見。
司馬俞常駐兵營,所以還是司馬安和掌家持令,仿佛京都所有人一夜之間都忘記了她曾是被退婚的先太子妃,前來提親之人眾多。
司馬安和還是那句話 :不嫁文弱書生,不嫁高門,不嫁不心儀之人。
又一年除夕,宮設(shè)盛宴,四品以上官員皆要攜親眷入宮。
??禮樂笙簫高歌奏,舞姬霓裳繞地收。舉杯各道除夕好,唯有老者嘆依舊。帝后親臨跪相迎,盛贊兩朝好姻親,君臣同樂觥籌錯,遙祝今歲定蠻朔。眾臣山呼君萬歲,安和還羨道不為。
“司馬愛卿”李兕喊司馬俞。
司馬俞起身,到宮殿中央下跪行跪拜禮“臣在”
“聽說司馬愛卿愛茶,今日除夕夜宴,朕就送司馬愛卿一些好茶?!?/p>
“謝陛下!”
一太監(jiān)端上好幾十盒的茶葉。
“這雁回春茗是去歲新產(chǎn),愛卿久未在京都,應(yīng)當(dāng)極為想念這雁回春茗吧!”(這話明顯是說給司馬安和聽的,他把自己比作雁回春茗,意思是問司馬安和是不是很想他)
“謝陛下圣恩,臣受之有愧!”
“哎~,愛卿為我虞朝所奉頗多,鎮(zhèn)守甘州二十載,抵御外族不侵我朝一寸之地,愛卿勞苦功高,就是把天下的好茶都盡數(shù)奉給愛卿,愛卿都理應(yīng)受之!”
“能盡臣綿薄,為國效力,是臣的本分也是臣的榮耀,臣不敢邀功?!?/p>
“既然愛卿這般推脫,那我也向愛卿要一份禮,如何?”
(套路來了)
李兕這一問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這還是古往今來第一次見皇帝向臣子要禮物的,聞所未聞。
“啊?”把司馬俞問懵了。
“只怕司馬愛卿不肯割愛呀!”李兕假意感嘆。
“臣惶恐,臣之所有,都是陛下所賜,就是陛下要臣性命,臣也絕不猶豫!”
“愛卿言重了,愛卿是國之重臣,朕恨不能愛卿百年長壽,哪會要愛卿性命!”
“那陛下想要何禮呀?”
“朕...聽說司馬愛卿有一女?!?/p>
“是,臣發(fā)妻早亡,只留了膝下一女?!?/p>
“那令愛貴庚呀”李兕又問。
“回陛下,小女今年已二十有一。”
“哦~可曾婚配?”
“小女待嫁閨中,尚未婚配。”
“朕早聞司馬家的女兒文武雙全,最是嫻靜,既然令愛未曾婚配,那朕就冊封令愛為朕的皇貴妃,愛卿以為如何?”
“臣”司馬俞看了看司馬安和“謝陛下圣恩!”
“好!”李兕喜笑顏開。
“慢著!”司馬安和起身,跪倒其父身旁。
“陛下,臣女有一事相告!”司馬安和道。
這是她離京后,第一次見他,他穿著龍袍,坐在大殿之上,他的身旁是他的皇后。
“哦~司馬姑娘請講!”李兕回答。
“臣女早言,今生所付,不嫁文弱書生,不嫁高門,不嫁不心儀之人,若今生不能所遇,當(dāng)青燈古佛了此殘生?!?/p>
“司馬姑娘所言,便是朕配不上姑娘了?”李兕言語有些嗔怒。
眾人唏噓,皆捏了一把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