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用不自信跟任何人比,你是教育有方的父母捧出來溫柔體貼的好孩子,你就做你自己怎樣我都愛你”
——bordereau
她寫完后小心翼翼的放好,在門口坐著,搖頭晃腦的,讓人看一眼就知道她心情很好。
第二天。
她站在二樓的窗前四處探望。一直等到少年出去了,才悄悄敲響他家的門。
她知道他的父親總是在家或者在村子口的棋牌室門口聊天,這一次,在不在家就賭這一回了。
敲了幾秒門就打開了,他的父親就剛好打開門,看樣子是要出去。
“誒,囡囡,什么事?。俊?/p>
沅心琳沒什么事,我來還點東西我就走。
“沒事兒,叔叔要出門,你自己去放吧,一會兒出去的時候記得把門關好就行?!?/p>
沅心琳好的。
她走上樓,來發(fā)少年的房間,看到了隨手放在桌子上的歌詞本,于是她一眼就鎖定了它。
她拿出情書,打開歌詞本,把歌詞夾了進去,然后就以最快的速度下樓離開。
不出一會兒,少年就回來了。
少女在二樓的房間的窗戶旁偷偷的探頭看,少年已經(jīng)抵達了自己的房間,并抵達了歌詞本所在的位置。
她并沒有像少年那樣,特意留出一個紙角,而是把情書規(guī)整的折好,完全夾進了歌詞本里。她的想法與少年不謀而合。都是想著如果沒有發(fā)現(xiàn),在中途還能丟失的話,那一定是天意吧。
畢竟那個歌詞版本,是他最經(jīng)常用,最常翻的東西。
如果這都不成功,那就沒辦法了。
畫面朝少女寫的那封情書逐漸拉近,然后朦朧擴散,再拉線近少年就已經(jīng)抱著歌詞本上閣樓,想要寫歌詞。一番開頁就看到了情書。他打開情書,細細閱讀。然后緊抓著情書,便立即跑向了少女的家。
明明他們相識其實并不久,這算是閃戀一樣。
這一段故事拍完,他們補拍了幾個畫面。
一個是少年在閣樓彈琴,少女在空曠的地方跳舞。
一個是少女坐在窗臺,少年在給她講故事。
還有一個是 少年帶著少女在市區(qū)逛,她看中了什么,他就給她買什么,她多看了一眼什么,他就問她想不想要,照樣給她買。
幾段補拍完。
少年少女的故事就徹底結束了。
剪輯時,兩封情書會再次擺在一起,最后重疊。
畫面再出現(xiàn)時,他們已經(jīng)老了。
而這一段戀愛,一談就是三十多年。
兩位飾演他們兩個人的老爺爺和老奶奶本來就是一對夫妻。
結局里,奶奶拿著情書塞進的歌詞,拍到的不僅僅是塞進的泛黃的歌詞本里的情書,還有一個放在了窗臺邊裝滿了厚厚的情書的盒子。盒子里,情書裝滿了整個盒子,疊的都已經(jīng)快溢出來了。
盒子上面寫著一星期一次。
是老爺爺在提醒自己,同時也是告訴自己,每個星期會有一封新的情書。
畫面再切轉。
老爺爺寫好情書,放好鋼筆,把情書塞進了那個裝滿小雛菊的籃子里。
已經(jīng)年老了的少女仍然喜歡小雛菊,但同時她還喜歡上了桂花。
但情書仍然塞進那個竹籃里。
而另外有一個非常大的竹籃掛在老奶奶的房間里。里面裝滿了老爺爺每星期遞一次的情書。
浪漫與深情,摯愛與熱愛。
真正愛一個人,無論過去多少年,都不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