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絕書·外傳記寶劍記載:越王允常命歐冶子鑄劍。歐冶子遍尋名山大川,終以赤堇之山,破而出錫;若耶之溪,涸而出銅;雨師掃灑,雷公擊橐;蛟龍捧爐,天帝裝炭。歐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以湛盧為最,稱“天下第一劍”。
唐杜甫詩中有云: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盧。
陸秀夫連忙扶住險些栽倒的文天祥,與趙昺二人將文夫子放在床上。陸秀夫查看一番,斷定文夫子無大礙,便將其蓋好被褥,守在一旁。
趙昺道:“文夫子赤膽忠心,生前為大宋王朝百姓顛沛奔波,死后化為鬼魂也不忘初心。大宋王朝愧對文夫子,愧對所有慘死的忠魂?!?/p>
“然則,大宋王朝婦人之仁,歷代君王懦弱不堪,斷無再復興可能。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文治武功,不破不立!”
“夫子,在此等我七日,我去去就回。也請將此言轉(zhuǎn)告文夫子,就說我趙昺心似磐石,膽比荊軻,重拾河山之志,縱使魂飛魄散,也不敢忘卻?!?/p>
說罷,一聲呼嘯,傳來白鷴。但見白鷴,高昂頭顱,雙翅展開,足以遮星蔽月,彎身似弓,蓄勢待發(fā)。趙昺輕撫鷴背,對著路夫子點點頭,轉(zhuǎn)身便走,一人一鳥消失在夜幕之中。
這一日,鬼域湛盧劍山來了一位少年。
這少年一身血跡,傷痕累累,拄著樹枝,一瘸一拐,緩緩前行,后面還背著一只白鷴,羽毛禿嚕,右翅纏著滲著血的布條。
山前有巡邏的小鬼擋住去路,大喝一聲:“哪來的小叫花子鬼?竟欲踏入劍山禁地??炜祀x去,免得被劍氣震得魂飛魄散。”
少年穩(wěn)了穩(wěn)身子,正聲道:“我來劍山為借湛盧劍一用,你告訴歐劍祖,就說崖山趙昺前來借劍?!?/p>
小鬼仔細打量了少年一番,眼珠子骨碌碌直轉(zhuǎn),心忖:近幾年來,倒是聽說過崖山之名,這小叫花子說的好像真的一樣。便又問道:“可有拜山信物?”
少年撕下一條染血的衣裳,扔與小鬼,道:“將此物拿去給劍祖一看便可?!?/p>
小鬼正欲嘲諷,布條之上的血氣順著手指傳來一股巨大的壓力,竟使自己有伏拜之勢。小鬼再也不敢造次,拔腿飛奔前去稟報。
約一炷香的時間,突見山門大開,里面走出來一位精神抖擻的老者,身后緊跟著一對慈眉善目的中年夫婦。
老者走過來,仔細打量滿身血污的少年,問道:“敢問對面少年可是宋懷帝嗎?”
少年答道:“我是亡國的趙昺。前輩可是歐劍祖?”
老者連忙彎腰拱手,答道:“正是老朽。宋帝光臨,有失遠迎,萬望恕罪?!?/p>
少年回禮,道:“劍祖客氣。趙昺此番前來拜山,是想借用湛盧劍一用。不知劍祖意下如何?”
老者爽朗一笑:“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盧。也是一樁美事。但請宋帝上山一敘?!?/p>
說話間,老者拿出一顆丹藥,從中間婦人手里拿過水壺,道:“此丹藥乃太上老君煉制,宋帝傷痕累累,只須服下此丹藥,便可恢復如初。”
少年也不推辭,接過丹藥和水壺,轉(zhuǎn)身將丹藥喂與白鷴。等白鷴服用完畢,少年將水壺還給老者,道:“劍祖美意,趙昺笑納了。白鷴為救我,被荒山魔雕所傷,傷勢嚴重,丹藥正好可用。我自身倒是些小傷,不足掛齒,過些時日便好了。”
果真如老者所說,白鷴一下子便恢復了精氣神,掙脫下來,自己飛跑向上山去,看來右翅上的傷口已然無礙了。
老者也因為少年的無畏無私的行為使得心里也親近了一些,于是談笑著便陪著少年拾級而上,還將中年夫婦引見給少年,原來此夫婦竟是赫赫有名的干將莫邪,莫邪是歐冶子之女,干將為其婿。
位于劍山之巔的藏劍山莊,山霧繚繞之中更顯氣勢磅礴。紅墻黃瓦錯落有致,院落寬廣,石階道路整齊便通。山顛頂端的懸崖峭壁之上,有高樓屹立,隱約可同浴日月之光。
老者領(lǐng)著襤褸少年來到一個庭堂,四人一鷴分賓主落座,用些茶點。稍事休息,老者吩咐仆人從藥房拿來一粒丹藥,給少年服下,又吩咐仆人帶領(lǐng)少年沐浴更衣。
少年再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之時,眾人不由得叫好!果真翩翩少年,白衣如雪,溫潤如玉,英俊瀟灑,身姿剛毅,雍容華貴王者風范。
老者仔細詢問了一下少年的傷勢,一聽無礙便松了一口氣,待眾人坐定后,老者道:“宋帝此行是為借湛盧一用。敢問宋帝可知湛盧?”
少年道:“湛,澄清厚重深湛;盧,純黑瞳仁凱旋。湛盧者,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上古第一神兵,為仁道之劍。”
老者頗為贊許地點點頭,又問道:“兵者,不詳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宋帝意下如何?”
少年道:“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以為,有道伐無道,此天理也。老子此‘恬淡為上’之說應為謬誤,實為‘兵者,不詳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襲為上’?!?/p>
老者擊掌贊道:“有道伐無道,此天理也。宋帝以九歲陽壽,陰間四年,竟有如此正統(tǒng)之見解,高,實在是高!”
贊嘆完,老者又問道:“霸王曾曰: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霸王有勇無謀,尚深知仗劍殺敵不過爾爾。宋帝此番借劍所為何故?”
少年道:“斬三尸,以慰忠魂?!?/p>
“本朝初太祖立誓不殺士大夫,以致文人把持朝政,文抑武,多數(shù)宋帝也耳濡目染沾上文人氣質(zhì),而文人多貪生怕死、懦弱不堪、精于算計,以致本朝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處于主和派的決策之下,竟以一人之懦弱,使得數(shù)以萬計欲奮勇殺敵的將領(lǐng)白白送死,銀兩也數(shù)以幾十萬計的賠償,河山也成百上千地割讓?!?/p>
“若可將內(nèi)心愚癡呆笨、癡心妄想、貪圖安逸斬除,便不再會有貪生怕死、懦弱不堪、精于算計。若大宋帝王均為鐵骨錚錚大丈夫,遼金早已被破,蒙元也不算什么!”
老者嘆道:“事已至此,故國已然毀滅。終究也于事無補。你為何還執(zhí)意做這件事嗎?”
少年道:“蒙元暴虐無道,視漢族百姓如牲畜,此無道朝廷,勢必不能延續(xù)過百年。驅(qū)除韃虜之人,即使不是我,也必定是另一個炎黃子孫。如若我意志增強一分,這位天選之子就會比我強一分,驅(qū)韃虜之業(yè)也將會多一分勝算。劍祖怎么說我所做之事徒勞無用呢?”
老者追問道:“即使如此,湛盧乃天下第一神兵,出鞘必然飲血,非一般體魄可抵。宋帝難道不怕魂飛魄散,永世不得超生嗎?”
少年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殺身成仁,理所應當?!?/p>
老者越問的多、問的深,就越心懷敬意,暗暗稱道:果然有名帝之資,婉兒也長大了,也有識人的眼光了。
若此前禮節(jié)是帝王駕臨,藏劍山莊應給予的禮數(shù)。那么此刻的敬意,是山莊發(fā)自肺腑。
這時,仆人將飯菜一一擺好,老者便招呼少年落座,又對中年婦人道:“婉兒呢?讓婉兒一起來用膳吧。”
中年婦人答應一聲,出去了不久,就帶回來一個少女。
但見少女十四五歲年紀,一襲白衣,膚白勝雪,活波動人,神態(tài)悠閑,雙眸明亮,顧盼之際,自有一番清雅高華的氣質(zhì)。
少女走過來,望見少年不禁莞爾一笑。
少年趙昺脫口而出:“小姐姐!是你!”
老子·道德經(jīng)記載:古本(馬王堆帛書版)——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襲為上。
今本(主流版)——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