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彌一走就是很多年,期初,一路上磕磕絆絆,小沙彌從小于寺廟長大。除了幼時師傅帶他傳經頌道。從未踏出過山下。
佛曰:“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p>
小沙彌對這世俗茫然無知,路上的行人匆匆,趕集的普通人,販賣商品的小伙,街道慌亂嘈雜的腳步聲,呦呵聲。仿佛一切都變快了。這世俗慢慢的在打開小沙彌的心,想到美如菩薩的女施主,小沙彌的腳步不由得變快。心里慌亂,沒有了女施主,便是沒了歡喜。沒了歡喜便是沒有人生。
小沙彌憧憬著“該是遇見了女施主該是如何回答?”
“接下來又該何去何從?寺廟?”小沙彌搖了搖頭“還俗了如何去的了寺廟,去了寺廟,佛肯定不喜!”
小沙彌邊尋著女施主邊打量著這世俗,林立的高屋建瓴。街上珍饈是寺廟從未有見過的。小沙彌沿著街道茫然無措走著。他不知女施主在何處??蛇@就一條路。似乎走這條路便能遇見女施主。
小沙彌尋了一天,他不好尋問他人,佛說過“擾亂他人,便是擾亂因果?!睍r間在一縷余暉終是快達到盡頭。街上行人已慢慢散去,小販不緊不慢的收拾未買完的東西。趕明兒再來。
小沙彌盤坐在杏樹下。落日的余暉在一點點褪去,沒有像寺廟一樣琴音裊裊,小沙彌心里空落落的。慢慢取下背在背上的琵琶,這是女施主留著寺廟的,小沙彌帶著待尋到女施主那一日再歸還。小沙彌輕輕的用手撫著琵琶每一寸皮膚,從琵琶背撫到琴弦。琵琶入手微涼,女施主那柔若無骨的玉指同樣的微涼...月也在微涼.....
手指撫游至琴弦,輕輕撥動起一根琴弦;“錚”琴音裊裊,帶著思念帶著回憶迂回曲折。琴音緩緩地消散在月輝下,余音卻在小沙彌耳邊環(huán)繞。
微涼的月輝在一點點褪去,思念卻入水一般傾涌,彈著琴,憶著事情。小沙彌每天給廟里做飯時,給女施主那份多盛了些菜。她每次都在桌上寫:“很好吃?!?,小和尚心里便歡喜。
和女施主一起日出而誦經,日落而彈琴便是他的歡喜。
寺廟
老僧人停下敲梆,借著燭光看著眼前這尊大佛。大在燭光的映照下,大佛的面容沒有慈悲祥和。老僧人靜靜的看著,小沙彌走后,他便沒了敲梆誦經的意愿。寺廟里除了那老菩提再無其他。連犍稚也不用了....
小沙彌是他年輕游歷頌經時撿的,他覺得小沙彌與他相遇便是佛緣。從此相依為命,現(xiàn)在小沙彌走了,他心同是空了一塊。
“佛啊,我一直想著擺脫世俗的觀念,可是終究還是沒能逃過世俗的束縛?!睜繏炫c擔憂一直徘徊于他心海?!敖K是動了俗心?!?/p>
老僧人緩緩的轉過身,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么吃力,步履蹣跚的向前走著,佝僂著腰,燭光將他的背影無限的拉長,顯得凄涼而孤獨。
頃刻,老僧人再來到大佛前,身上的袈裟已是換上縵衣。老僧人輕輕的將手中的布包放在一側,盤坐在蒲團上,老僧人從布包中拿出一個由油紙包裹起來的東西。
老僧人輕輕摩挲這油紙包,溫柔地如同慈愛的老父親般。
“師傅,那個女施主給了這個我?!?/p>
“這是冰糖葫蘆。”
“好甜,師傅!剩下二個您吃?!?/p>
老僧人終是抵不過回憶,閉上的眼角滑出混濁的淚....
“佛,以我圓寂化道,護他一世安祥?!?/p>
寂靜的寺廟又響起木魚聲,誦經聲。似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