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鈴還須系鈴人,尚且還沒有被迫成長,習慣性想要逃避現(xiàn)實的長林二公子還是被哥哥給領(lǐng)了回去。
只是被哥哥拉著走的平旌在出門之前還是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見清辭正面帶笑意的看著他,才算是心滿意足的出了門。
東海使臣團因為墨淄侯一事備受梁帝冷落,使臣管不了貴為宗室又武藝高強的墨淄侯,因此面對梁帝的遷怒,也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墨淄侯留書說報完仇已經(jīng)回了東海,可是事實上卻是一直在萊陽侯府中教導蕭元啟武藝練功,好按照他和濮陽纓額的設想,將心懷恨意的蕭元啟培養(yǎng)成日后分解大梁、插在大梁皇室中的一柄利刃。
回了家的平旌曾經(jīng)去看過元啟一回,雖然沒有像原本應該有的那樣吵起來,但敏感的平旌還是從蕭元啟的只言片語中察覺到了一些不同。雖然荀飛盞安慰平旌不要多想,讓他相信蕭元啟可以自己走出來,但是荀飛盞不知道,有了濮陽纓和墨淄侯無孔不入的蠱惑和挑唆,盡管對待長林王府的態(tài)度復雜糾結(jié),但蕭元啟的內(nèi)心...卻已經(jīng)是實實在在的墜入了仇恨的海洋中。
所幸墨淄侯因為梁帝派遣的使臣而不得不趕回東海,言傳身教的機會少了。沒太去操心矯正這個人一生的清辭獨自想著,也不知道蕭元啟還有沒有可能被長林王府的人給感動、從而走回正路的那一天。
東海使臣走了之后,北燕的使臣又即將進京,因為使臣團隨行護衛(wèi)北燕五皇子惠王的人中有瑯琊高手,因此這段時間一直泡在清辭身邊的平旌便也被他大哥安排了差事去忙。
看著有父王護持、兄長托底而行事不用束手束腳、偶爾還能任性一回非要調(diào)查大梁官員貪污一案的平旌,清辭心中竟覺得有些安慰,也萬分不想讓他這本應該一直美好的人生,就這樣毀在濮陽纓和蕭元啟,以及一直只懂得朝堂制衡的荀氏兄妹手中。
清辭知道蕭平章和老王爺身死、梁帝早崩留下幼主任由荀白水和荀皇后影響才是長林王府落得那般地步的最根本原因。清辭能夠讓蕭平章不再死于霜骨之毒,也可以在老王爺需要的時候為他調(diào)養(yǎng)身體、延續(xù)壽命,可是宮中梁帝那里她卻是鞭長莫及。
除了命藍臻夜探皇宮給梁帝“下藥”,亦或者老王爺肯為她舉薦,否則清辭想不出她還有什么辦法,能夠在荀皇后嚴防死守、對長林王府深懷戒備的情況下,只以濟風堂堂主的身份去給梁帝調(diào)養(yǎng)身子。
更何況此時此刻梁帝在時,他對待長林王府超出太子的種種待遇已經(jīng)為日后荀白水費心剪除長林軍的行為埋下了伏筆,濮陽纓蠱惑荀氏兄妹也用不著別的借口,只提長林王府對太子日后的影響便足以蠱惑人心。
而若是能夠讓老王爺和梁帝多活幾年,哪怕只有五年,那么長林王府的結(jié)局...就會與命運中的結(jié)果截然不同。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