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看了太多,回城之后又因為女兒跟那凌不疑毫不避諱的姿態(tài)聽了太多,漸漸的,程始和蕭元漪夫妻倆也便接受了這個現(xiàn)實。
在面對好信之人前來打聽十一郎跟昭成君是不是已經(jīng)好事將近時,他們也只是笑一笑,然后什么都不說。
畢竟這件事還沒有定論,凌不疑也沒來提親,說是好事將近好像有點不對;但若是否認的話,看著那幾乎日日都去女兒府上點卯的凌不疑,夫妻倆也張不開那個嘴來否認這顯而易見的事實。
不過程始跟蕭元漪夫妻倆不知道要如何說,卻有人比他們要更加迫切的知道清辭跟凌不疑之間的關(guān)系到底已經(jīng)如何。就比如那個非凌不疑不嫁的裕昌郡主,以及在宮中等待凌不疑前來求旨賜婚的文帝這個老父親本人。
裕昌郡主嬌縱跋扈,她那個大母汝陽老王妃就更加胡攪蠻纏,仗勢凌人。不僅挾恩圖報將當年的一飯之恩掛在嘴邊、還時常夸耀自己圣上叔母、宗親尊貴的身份,等閑甚至連圣上也不放在眼中。因此對于清辭這個敢于搶走她孫女未來郎婿之人,汝陽王妃簡直是憎恨厭煩到了骨子里,更何況她身旁還有一個淳于氏在興風作浪、攪風攪雨。
是以被孫女哭的心疼不已的汝陽王妃便鉚足了勁想要給清辭一個卑賤之人好看,順帶著讓她有一些自知之明別妄想凌不疑這個她孫女喜歡的人,但奈何...清辭是個實權(quán)武將,并非是她這個無權(quán)宗室相見就能夠見到的人。
找名頭設宴清辭姊妹倆又都沒去,直讓蓄勢待發(fā)準備當眾羞辱清辭姊妹倆讓她們難堪的汝陽王妃祖孫倆如鯁在喉,如同一拳頭打在了棉花上,憋屈的不輕。
汝陽王妃自覺受不了這個委屈就想進宮去告狀,就以淳于氏教她的,清辭姊妹倆對她不敬、不來赴宴為借口。只是坐等著看好戲的淳于氏沒想到,汝陽王妃連她家王府的大門都沒出去,就聽到下人前來回稟,陛下已經(jīng)下旨為凌將軍和昭成君、程四娘子與校尉皓都賜婚了...
裕昌郡主你說什么?!賜婚了!陛下給十一郎和那個程清辭賜婚了?!
裕昌郡主率先表示不敢置信,但下人的回答又由不得她不信,難以接受的現(xiàn)實讓裕昌郡主登時嚎啕出聲,并轉(zhuǎn)身撲在了汝陽王妃的懷中撒著潑。汝陽王妃只能一邊心疼不已的安撫著,一邊又喝問那可憐的的下人。
汝陽王妃到底是怎么回事?陛下如何會突然賜婚了,你給我一五一十的說!
萬能龍?zhí)?/a>聽說是,是凌將軍親自請旨,言說心慕昭成君已久,遂請陛下代行長輩之職,向昭成君提親。
萬能龍?zhí)?/a>另校尉皓都英勇,與驊縣一戰(zhàn)立功,程四娘子改進軍械也有功,陛下便好事成雙,給皓都校尉官升兩級,順帶著就給昭成君和程四娘子姊妹倆一起賜婚了...
這回話的小廝也不容易,明明被這祖孫倆的樣子嚇得不輕,卻還能夠口齒清晰的將事情說完整。只不過這話到底不是主人家想要聽到的,因此他還沒說完,裕昌郡主就已經(jīng)淚流滿面的癱倒在汝陽王妃懷中,一邊哭還一邊呢喃著。
裕昌郡主十一郎...十一郎...
裕昌郡主大母,我可怎么辦啊~
第三章,今天結(jié)束啦~
劇情線頗為混亂,因為很多地方都提前了,大家不要在意哈??
感謝會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