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宮宴,讓清辭一戰(zhàn)成名。
能夠?qū)㈦y纏的老王妃說的暈過去,素來在都城眾人眼中只是一個粗鄙武將的清辭形象霎時間便變得豐滿神秘了起來。起初清辭聞名在外只因為她率兵鎮(zhèn)守北境而已,清辭姊妹倆拜在鄭大夫門下一事都城之中的一些消息不靈通的人家其實是不清楚的。雖然從前鄭大夫因為嫋嫋而將文修君罵敗,但那到底也沒有今日這般影響力巨大。
如今清辭借老王妃的名頭一戰(zhàn)成名,又有那好信之人將宮宴上清辭得話給傳揚開來,如此一來聽了那些不帶臟字的罵人話之后,倒是有不少人在聽完之后頗有些感同身受的心肌梗塞了一下,并且還感慨,果然,這程家姊妹倆不愧是鄭大夫的高徒啊~
宮宴之后,文帝又迫不及待的拽住了程始夫婦,想要在鄭玄夫妻倆的見證下商量清辭跟凌不疑的婚期,并盡快定下來。畢竟在這個朝代清辭和凌不疑早已經(jīng)過了成婚的年紀(jì),再則此時天下還算太平,北境也沒有戰(zhàn)事,文帝也是想要讓凌不疑快點成婚以延續(xù)霍家的血脈。
一開始程始跟蕭元漪夫婦是不怎么情愿的,畢竟女兒剛剛回家還不到一年。雖然母女之間感情不好鬧得很僵,甚至兩個女兒還別府另居,但是蕭元漪心中卻還是不愿意讓兩個女兒這么早就成親。
因為她總覺得,一旦清辭跟少商真的嫁了人成了別家婦,那么和她這個阿母之間的隔閡與矛盾,也就真的再無轉(zhuǎn)圜之期了。
可就像婚事是圣上欽賜一樣,她在女婿人選上沒辦法為兩個女兒做主,在婚期這件事兒上,當(dāng)女兒并沒有意見且此刻對面還坐著完美代替了他們的職責(zé)、親自養(yǎng)育了兩個女兒十余年的鄭玄夫婦時,她也沒有多少底氣在鄭玄夫婦面前提出反對意見。畢竟比起他們夫妻倆,鄭大夫夫婦才更加像是婠婠和嫋嫋的阿父阿母,與她們更加親密,熟知她們的喜好跟性格,也是教給兩個女兒各種為人處世的道理的人。
兩個女兒聰慧優(yōu)秀的長到現(xiàn)在并不是因為他們夫妻在外征戰(zhàn)打拼下來的家業(yè),更何況也恰恰就是因為他們倆要出征在外,所以才給了葛氏可乘之機讓兩個女兒幼年吃苦、顛沛流離,差點便活不下來。所以盡管不愿意承認這個事實也實在難以接受,但此刻坐在這人走了不少就越顯空曠的崇德殿中,看著端坐上首的陛下與鄭大夫侃侃而談,莫名感覺到一陣心慌落寞的蕭元漪還是不得不承認,兩個女兒能夠長得現(xiàn)在這樣好,是多虧了兩個“外人”。
亦或者,因為這一段時間她做的這些事,在兩個女兒的的眼中,她才是那個永遠與她們沒法一心的外人。
于是清辭跟凌不疑的婚期就這樣在蕭元漪的恍惚中初步定下了,因為圣上想要給這個鐘愛的義子最好的,鄭大夫又想要給疼愛的弟子最鄭重的,所以婚期便定在了明年開春。
婚期吉日由鄭大夫親自禱告挑選,這樣倒是給凌不疑和清辭,自己想要親自監(jiān)督籌備兩人婚事的文帝,都留下了一年的時間。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