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城兮城四方
城有君兮仁以長
臣忠能兮為棟梁
君有后兮持正方
——————————正文———————————
第二日清晨……
我正同阿姐吟詩作詞,只見玉蘭急急忙忙的跑進來。
玉蘭“姑娘,姑娘?!?/p>
玉蘭“不好了,姑娘。”
晏清樂“怎么了?毛毛躁躁的?!?/p>
晏清樂“倒讓阿姐看了笑話。”
我放下手中的書卷,抬頭望向她。
晏清素“無事,你的笑話我可沒少看?!?/p>
晏清樂“阿姐~”
晏清素“玉蘭,出什么事了?”
玉蘭“剛剛傳來的消息,老爺要被貶官了。”
晏清樂“哦。”
晏清素“什么?”
阿姐立馬站起來。
晏清素“出什么事了,怎么會被貶官呢?”
玉蘭“老爺在等侯上朝之時,因送笏板的侍從遲到,一怒之下笏板責打侍從?!?/p>
玉蘭“這侍從的門牙竟然摔斷了?!?/p>
玉蘭“太后直接在朝堂之上,以老爺失儀為由,落樞密副使,刑部侍郎職,改知應天府上任?!?/p>
玉蘭“淮安節(jié)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張耆升樞密使。”
我依舊淡定的坐在那里。
玉蘭“姑娘怎么一點都不著急啊?!?/p>
晏清樂“意料之中的事情?!?/p>
晏清樂“這是好事?!?/p>
晏清素“小妹,這是什么意思?”
晏清素“為何會說是好事?”
晏清素“這可怎么辦……”
晏清樂“阿姐,別急?!?/p>
晏清樂“我去書房等爹爹下朝回來?!?/p>
晏清素“好。”
—————————場景轉(zhuǎn)換——————————
玉蘭“姑娘特意做了桂花糕,老爺想必也不會太難過了?!?/p>
晏清樂“廢話真多。”
晏清樂“去備茶具”
一盞茶后……
爹爹走了進來。
晏清樂“爹爹回了,這時間可是剛剛好?!?/p>
晏清樂“茶也泡好了。”
晏清樂爹爹坐下,嘗了一口。
晏殊“甚好。”
晏殊“你的手藝可真是沒得挑剔。”
我笑了笑。
爹爹才剛飲一口,便聽到了腳步聲。
我抬頭,又見到上次在梁家鋪子的富貴公子。
趙禎“先生好心情,好興致。”
爹爹立馬站起來,我也跟著站起來。
向那位富貴公子行了一禮。
那位富貴公子緊盯著我,仿佛要將我看穿。
晏清樂“見過官家?!?/p>
趙禎“這位是?”
晏殊“這是臣的二女兒,晏清樂?!?/p>
趙禎“你又怎知我是官家?”
晏清樂“除了官家,還有誰能未經(jīng)通報隨意進出臣子家中,況且……”
趙禎“況且如何?”
我打算賣個關(guān)子。
晏清樂“想必官家定有要事相商,臣女先行退下。”
趙禎“不必了,今日討論也不盡算國事,也算求學?!?/p>
趙禎“素日聽聞晏府二姑娘的才名,也想來看看,這傳聞是否屬實?!?/p>
晏清樂“官家說笑了,世人多少也有些夸大其詞?!?/p>
晏殊“陛下已行至書房,臣竟未覺察,治家不嚴,還望陛下責罰?!?/p>
趙禎“又能如何責罰?”
趙禎“如今你已貶黜到應天府,尚未啟程,便在多貶一級嗎?”
趙禎“好了,不必多禮,是朕吩咐誰也不準通報。”
趙禎“先生莫緊張,朕只是有一事糾結(jié),想問先生?!?/p>
晏殊“官家請講。”
趙禎“《論語》上講,有一日子路住在石門,第二天一早,看門人問他來歷,子路回答,自己是孔子門人。”
趙禎“看門人立即點頭答,原來是崇尚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孔子門人?!?/p>
趙禎“世人常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來形容孔子門人。”
趙禎“先生也是孔子門人,為張耆一事抗辯太后,卻自知太后不能容。”
趙禎“于是早早收拾行裝,坦然準備被貶黜出京?!?/p>
趙禎“卻并不肯違心順從,這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對嗎?”
——————————本章完——————————
國有城兮城四方——歷史上有這么一個國家,有著這么一個四方城(皇宮)
城有君兮仁以長——皇宮中住著這么一個皇帝,以“仁”治國
臣忠能兮為棟梁——朝臣們忠心耿耿才能出眾,都是國之棟梁
君有后兮持正方——皇帝有著這么一個皇后,操持后宮有方
本章知識點:
百寮:百官。
笏板: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古時候文武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zhí)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遺忘。
作者有話說:
挽星吖“感覺給自己整了個爛攤子?!?/p>
挽星吖“第一次寫書才知道,寫書有多麻煩??”
挽星吖“觀看過的小伙伴可以在右邊的cosplay通道留下腳印哦!??????”
感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