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為讓皇子去代國的事情可以慢慢商量,這件事情并不用著急。”
蕭蘅看著朝堂上的風云變幻,這個時候終于拉開了朝堂爭端的序幕。
皇帝看著蕭蘅,心里覺得很欣慰,畢竟那么多的大臣,只有蕭蘅先把話題給引回來了。
“肅國公,你可知這次代國使者帶來的可是代國國王的意思?”
皇帝聽到李相國的話,臉色有些不好看,畢竟這件事情,也是他的痛處。
就因為是一個國王說的話,皇帝才考慮半天。
但這并不意味著他愿意讓這件事情被正大光明的說出來。
“李相國這句話說的實在是有意思,難道我們泱泱大國,還會怕他一個邊陲小國嗎?”
姜相國聽到這話自然是大立刻反駁,尤其是這個時候的大家其實對于這個邊陲小國,一直都有意見。
“皇子公主是何等的尊貴,而且我們一年給代國送了多少的糧食,這個時候的代國倒是不嫌棄糧食多了?”
很多大臣對這件事情都抱著一種看戲的心態(tài),他們在等著皇帝的立場。
皇帝看著朝堂上亂成一鍋粥的樣子,面目表情,但心里早就想好了下一步的計劃。
只要不是所有的大臣都讓他的孩子們去往那樣艱苦的地方,那一切都還有轉機。
梅香把打探來的消息告訴婉寧,婉寧的心理很是平靜。
“梅香,我可以理解父皇的無奈,也能夠理解百姓的不易,我身為公主,有責任有義務去保護這個國家和人民,但我卻絕不愿意,向敵國低頭,你明白嗎?”
作為一個公主去和親,所代表的意義是絕不相同的,向來只有弱國才會和親。
也許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那就是大鄴的國力并不像很多年前那樣強盛了。
紙醉金迷,官員在穩(wěn)定的。繁華之中漸漸迷失了自己,百姓。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待遇。
這是一個盛世沒錯,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享受到了這份繁華和安寧。
在邊境里還有很多人守護著邊疆,而在朝堂之上,大臣們卻辜負了他們這份忠誠和熱血。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戰(zhàn)爭向來都是慘烈的,但是能夠通過一場戰(zhàn)爭獲得大鄴數(shù)10年的安定,這場戰(zhàn)爭就是值得的。
今天的朝堂注定是混亂的,很多官員都在揣摩著皇帝的心思。
“肅國公請留步,不知可有時間同我小酌一杯?”
蕭蘅聽到姜元柏的話,輕輕搖了搖頭,但是他明白姜元柏過來這里其實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同他商議代國使者的事情。
“姜相國說笑了,近日在下為了陳總的留言已經(jīng)忙了很久了,恐怕是不得閑了。圣上為此事也是頭疼的,但是百姓們說的也并不是全無道理,所以切你上正為這事發(fā)愁?!?/p>
姜元柏聽到蕭衡的話,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皇上為這件事情發(fā)愁,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但是皇上在心里是認同百姓說的話的,對于這件事情,他也應該給出一個比較完善的解決方案。
“那便改日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