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降落傘,飄散到各處,身著小白衣,還穿小綠裙~打一植物,你能猜到是什么嗎?
是蒲公英呀!而今天我要來說一說蒲公英家族的一員~刺刺蓋(學(xué)名:飛廉草)。
刺刺蓋是我老家話,形容這個植物全身都是刺,要把它蓋住才能摘。飛廉草是它的學(xué)名,取名字這有點像我叔父們,我爸老大小名叫黑娃,學(xué)名建軍;二叔小名狗蛋,學(xué)名紅軍;三叔小名牛娃,學(xué)名擁軍。以前我還真只知道這植物叫刺刺蓋的,后來查了書才知道它學(xué)名叫飛廉草。
蒲公英開花是正黃色的,它的花瓣像黃色的圓頭粗針,一瓣一瓣并攏圍繞在花蕊的周圍,呈蓮花坐式,形成一個小黃圓,像小太陽一般。
飛廉花雖然和蒲公英屬于菊科,它們沒開花之前的綠葉簡直如親兄弟一般,開起花來卻大不相同。
它們的葉子都是對稱大鋸齒狀,每年陽春三月,在它們?nèi)~片幼時都是嫩綠色,平鋪生長在地表的,經(jīng)常有春天挖野菜的人們會將它們都挖回家。
人間四月時,兩種植物就開始大變樣了,蒲公英葉子變成了碧綠但并不會長高,只是葉片中心會抽出細莖,長出一個個綠豆大小的花苞頭。
而飛廉草此刻像是受了刺激一般,圓盾的鋸齒葉邊開始長出軟尖刺,圓弧狀的葉邊也漸漸變成倒三角形。它也開始抽莖,莖桿上許多毛刺,要粗很多。
打個比喻,如果將蒲公英的莖比作喝牛奶的吸管這般細,那么飛廉草的莖就像是喝奶茶能吸出珍珠的粗管。
說完了莖,開始要講講花苞了。它們的花苞長得也不相同,蒲公英的花苞小,一片片細長的綠色花萼將未開的花絲包裹捏聚在一起,有些像縮小版的燒麥。飛廉的花苞呈扁圓形,花萼像鱗片一般向上包聚著花絲,花苞上面滿是軟刺。
蒲公英開的花更漂亮一些,它是蓮狀平鋪的,花瓣和花蕊都是金黃色。而刺刺蓋開花只開頂,花朵顏色大部分是紫色的?;ò甑男螤钕窦毭艿尼?,一朵飛廉花剛開時有些像抽絲煙頭,盛放的樣子就像炸散開的毛筆頭。
小時候每到春天,我們就去挖野菜、打豬草,我會挖一籃子野菜:有蒲公英,有車前子,有飛廉草,還有野蒿。野蒿的味道最濃,我會把它挑出來扔到羊圈,然后將其他野菜擇好洗干凈,燒來開水炤。
水燒開了先放些鹽滴些油,再把這些嫩野菜放進開水翻燙一分鐘。野菜們焯水后變得碧綠碧綠,撈出捏干水分,切碎放進大碗,老媽還會切點青椒碎和粉紅的西紅柿,之后拍個蒜泥,加入一些調(diào)味料:小磨香油、鹽、胡椒粉、醬油,老醋,接著拌一拌,最后一碗開胃下飯的涼拌野菜就做好了。
這碗野菜營養(yǎng)可是豐富蒲公英可以消炎,車前草清熱解毒,嫩飛廉祛風(fēng)利濕涼血。在容易上火的燥春,吃上這么一碗,身心舒暢。
夏天是眾多植物瘋長的季節(jié),蒲公英開著燦爛的黃花,飛廉開著高貴的冷紫冠,萬千生物蓬勃生長。它們的花期都長,兩三個月呢。
等到初秋,蒲公英和飛廉花開始結(jié)籽。它們的籽細小有些像縮小版的糙米,每顆籽上面都會掛著一頂白色“降落傘”。蒲公英籽的“降落傘”呈網(wǎng)狀纖維,纖薄輕巧,秋風(fēng)吹來,它們就張開傘隨風(fēng)而去,四海為家。
飛廉的籽也有“降落傘”,它的籽要比蒲公英大一圈。飛廉籽的“降落傘”是絮狀的,比蒲公英傘更厚實,有點像羽毛。秋風(fēng)蕭瑟到中風(fēng)時,飛廉籽才張開傘飛起來,因此飛廉一般飛不了很遠。
你會看到零星的蒲公英開在草地上,而大片的飛廉卻一起生長開花,這也是它們的不同。
風(fēng)輕輕一吹它們就會隨風(fēng)飄走,想要抓住它很難,最后只剩下殘萼孤零零的在一旁。風(fēng)將它們帶走,它們便在停留的地方落腳安家,來年春天重新發(fā)芽長大,又變成一朵美麗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