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公在南京工作,我在浙江老家?guī)Ш⒆印M迌捍罅四苌嫌變簣@了,于是在他的強烈要求下我?guī)еゆ淼搅四暇谶@里找了一家幼兒園,孩子讀書我們倆夫妻朝九晚五上班工作。
日子一天天過著,平平順順,我們也適應(yīng)了南京的水土,但是偶爾還是會想念浙江的風(fēng)土人情,特別是老公,雖然他不說但我理解,就想我寫這么多文章,其實大部分都是紀念生活過、經(jīng)歷過的地方。
說到思家鄉(xiāng)愁,許多人會寄情于食物。
其中夏天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擇子豆腐。它口感清涼、軟滑爽口、清熱解暑,是浙江東陽人夏天最愛的解暑小食之一。吃上一口,有一種懷舊而感恩的紀念,是一種童年的盛夏滋味。
擇子豆腐是用一種浙江方言叫:擇子粉,學(xué)名“石櫟”的野果制作而成的傳統(tǒng)名點。
在東陽、義烏等地很多山上都生長著擇子樹,其果實如花生米大小,形似手槍子彈。擇子在秋天成熟,采摘下來,加水磨成粉,曬干后儲藏起來,等到來年夏天再制作。
一碗擇子豆腐的好壞,一半取決于制作手藝,一半取決于擇子原料。只有真正的擇子粉才能做出Q彈潤滑的擇子豆腐。
說道這里我想起一位姐姐,她做的擇子豆腐那真是村外出名呀!每年秋冬,她都會上山采摘成熟的擇子,為來年制作擇子豆腐做準備。忙碌的采摘回家后,姐姐將擇子殼兒敲破,取出果實,打磨成粉,然后反復(fù)工序開始了,在經(jīng)歷洗粉、晾曬等多道程序后,最終得到品質(zhì)細膩的擇子粉,再裝在無油無水的瓶子里,密封保存起來。
“一些不正宗的擇子豆腐吃著黏糊糊的,買回家放不了多久就會壞掉,而不摻假的擇子豆腐放在冰箱三四天都沒有問題?!苯憬愀嬖V我,她一般都在天黑之后才正式動手,將浸泡、沉淀了一天的擇子粉熬制成擇子豆腐,自然放涼至夜里12點鐘,再放入冰箱冷藏,第二天早晨取出,切好就可以食用。
和她聊天后,我分享一下,她制作擇子豆腐的方法:先把半斤左右的擇子粉浸泡在水里,用篩子過濾,瀝出其中的擇子渣。瀝好后繼續(xù)泡水,直到擇子粉完全沉淀,再把上層已經(jīng)浸黃的水倒掉,然后將剩下的擇子粉加水一斤半,攪拌開來。
第二步,起鍋倒入約五斤半清水,煮至沸騰,隨后將火調(diào)小,一只手把調(diào)制好的擇子水慢慢倒入鍋內(nèi),另一只手用筷子迅速攪拌,待擇子水倒完后,將火調(diào)至中大火,繼續(xù)攪拌,直到擇子水成糊狀。
最后,關(guān)火,將“擇子糊”倒入器皿自然冷卻,冷卻后放入冰箱保存。食用時,切成小塊,倒進涼白開,再按照個人口味,加入白糖、醋等調(diào)味料。
我在微信里下單從她那里買了三斤擇子粉,按照她給我的做法步驟一步步操作,做起來還是蠻簡單的,我將做好的擇子豆腐放在冰箱里冷藏等著老公下班回家。
七點半他回到家,給妞妞買了個電光陀螺,父女倆開心的在客廳里玩,我將飯菜端上桌,叫他們洗手吃飯。老公坐在桌前,我去廚房端出那碗擇子豆腐,他的眼睛涼了,笑瞇瞇:“我的好老婆呀!你真懂我!”
看著他開開心心的吃,我也很愉悅,這小小的東西還是蠻寄托著人情冷暖喲。
PS:據(jù)百度介紹:擇子豆腐性涼,能清熱解暑,口感淡雅舒適,軟滑爽口,有清心爽腦之功效,在熱天夏日食用最好。
插播一句:擇子豆腐雖好,可不要貪吃哦,貪吃你就準備好紙巾,坐一天馬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