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里門外
漢字集聚著濃濃的古中國人的智慧,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漢字雖小,卻極具意境之美,漢字不僅美在它獨特的造字結(jié)構(gòu),更美在其蘊含的豐富內(nèi)涵。
問:在門外問詢
古時,一位進京趕考的書生負笈而行,豆大的汗珠從他的額頭流下,神情疲憊不堪,搖搖晃晃,站都站不穩(wěn)的感覺,也許是一路的勞頓讓他感到又餓又累。他遇見了一戶人家,強忍著饑餓和勞累堅持走到了那戶人家的門口,那戶人家有門樓,門是老式的木質(zhì)門,上面的漆已經(jīng)掉了許多,門上面還有銅質(zhì)的門環(huán),已經(jīng)上了銹,變得斑斑駁駁,那位書生登上臺階,輕叩門環(huán),一位虎頭虎腦的男孩從門里走出來,書生上前問話,只見那個男孩隨手指向前方,嘴中還嘟囔著什么,書生禮貌地道了謝,繼續(xù)負笈前行。見此情節(jié),我不自覺地朗讀起杜牧的“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蔽矣X得此句詩與此景意境相似。
閑:在門里休閑
推開江南的一戶人家的門,院子中有一顆枝繁葉茂、樹冠粗大的老榕樹,擋住了熾熱的太陽,給樹下的人帶來一片陰涼,樹下有一個石桌,上面擺放著一壺茶,茶的熱氣裊裊升騰,一縷茶香偷偷鉆入我的鼻中,兩位老者正在石桌上對弈,一位老者用手捋著自己的胡須,右手舉著旗子,略帶舉棋不定之感,瞇縫著眼睛思考這一步棋怎么走,突然間,只聽“啪嗒”一聲,他主意一定,落下一枚棋子,輕捻胡須,笑容浮上他的臉龐,而對方卻愁眉不展,也許是他的這一步棋給對方出了一個很大的難題。“閑”便是在樹下悠閑地對弈。
閡:門里門外隔閡
很快,時至已經(jīng)到了夜晚,抬頭看向星空,只見星空璀璨,一束束星光射向院落中。已經(jīng)到了亥時,門已經(jīng)被主人拴上了,大門緊閉,主人也已經(jīng)休息了,不再和外人交往,燈和蠟燭漸漸地熄滅,只能聽到蛐兒蛐兒的低吟。這就是“隔閡”的“閡”字,表明已經(jīng)到了亥時,主人即將準備休息,不再歡迎外人的來訪,門里門外便被隔閡開了。
僅從“門”上看,中國的漢字的造字方法即為奇妙,極具意境之美,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極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