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步走到高傲的眾神面前,此時的少女已成神話核心。
人們的理想造就少女,讓少女越過天帝神殿、眾神之帝,來到了世界根源面前。
—那是萬物的執(zhí)念、
—眾神的幸福、
—人的祈禱、
—異端的哭嚎、
—也可說是,萬物的思緒。
哭也好、笑也好、怨也好、喜也好……等等一切皆是她的生命。
—于是少女自維持萬物生命的光能星球誕生了。
少女之名,即“四季之羽翼”—“季羽”。
與之同時流傳的神話傳說,即是一首悲痛的贊歌。
—“思緒與理想同行之時,太陽之子踏上根源神殿,接受完美之神的加冕,從此與世隔絕?!?/p>
少女無法融入世界中,只能望著人們的笑容、神明的鄙棄、萬物不以為然的表情。
是因為無法理解?
—不,而是因為理解一切才顯得遙不可及。
少女再度于萬物之夢中邁開腳步,一步一步走著萬年、億年的漫長之路,度過歲月、善惡、祈禱、幸福、絕望、貪婪的夢中。
即便所有人類的善映入眼簾,惡也會隨之而來,因此她極為厭惡人類,也厭惡充滿欲望的世界。
纖細白皙的雙手撈起了“根源”的淚水,灑落在自己身上,痛苦的悲鳴隨之而來。
她親身感受到了,那份龐大而造就一切的力量—
—怨恨,悲傷。
—厭惡,喜愛。
—慈悲,冷酷。
—期待,失落。
也許十分矛盾,但世界正在對她傾訴—
—舍不得,卻又怨憎。
根源祈禱、哭號卻永遠傳不進人類的耳中。
根源長久以來累積的悲哀讓少女承受不住、痛苦不堪。
于是,為了容納那份的哀傷—
—異端自默不作聲接受萬物祈禱的星球誕生了。
—那是思念。
—那是哀求。
—那是虔誠。
—那是悲傷
—同時,也是根源最后的希望。
而贊歌再度有了后續(xù)—
—“希望與哀鳴融洽之時,銀月之子縛于時空神殿,繼承根源的祈禱之言,從此永恒記載?!?/p>
世上誕生了僅此一個少女無法理解的存在,連少女都如此形容“祂”—“異端”
異端之名,即“凜然散開之云雨”—“凜云”。
但是,少女選擇了理解異端,只因她無法接受自己的缺點。
命運在少女做出選擇那刻,蕩起了漣漪,響徹整個世界。
為了維持世界平衡,根源也涌起了惡意的浪潮—
—“當(dāng)理想與祈禱相遇,筆墨渲染為雪,銀月與烈日將隨星辰墜損,災(zāi)禍初誕即擁初緣之時,定為末日之預(yù)?!?/p>
「歡迎誕生,我的手足?!?/p>
少女揚起了毫無情緒的微笑,從櫻唇中吐出迎接的話語,卻沒有去迎接異端的誕生,因為根源的預(yù)言讓她有所顧忌。
但是,祂們一定會相遇的。
僅憑“完美”與“異端”體內(nèi)微薄的血脈,根源一定會讓兩位神祇相遇。
並且,在相遇之日,所有的一切必成為祂的命運—
—“四季之羽將永駐時空神殿之碑,映射萬物哀傷;
異端將永傷己身之魂,隱瞞萬物不安;
災(zāi)禍永無與摯愛共度之生,此為根源之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