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娟是北城美食街的環(huán)衛(wèi)工人。
這里人都稱她陳大姐。
天一破曉,她必定開始忙活,也不為啥,就是去廚房煲手火燙的肉湯。
手墊上布抓著鍋沿,小心倒進保溫杯,再提起手把搭電梯下樓
早年,她棄醫(yī)回鄉(xiāng),又帶著自家閨女離了農(nóng)村來大城市打工。
幾十年過來,苦是苦了點,但如今女兒考上了警校,那英姿颯爽的勁頭讓陳大姐夢里都笑出聲。
不過她自己為人低調(diào),所以到現(xiàn)在周圍鄰居也不知道他女兒的職業(yè)。
近來被閨女接到一起住,雖然好吃好喝的供著,卻讓她自己心里不得勁,也就是這么著,才瞞著女兒偷偷做了個環(huán)衛(wèi)工人。
也幸虧閨女接了任務(wù)常不在家,要不然……
陳大姐想到這兒,趕緊甩甩頭專心趕路。
街道上一個人也沒有,路面看著還算干凈,總歸比去年好太多了。
尋了個超市臺階放好保溫杯。
陳大姐吸了口氣,擼起袖子,兩手抄個鼓當當?shù)拇?,又掂了掂丟進垃圾桶。
沒幾個回合,活干完了。
撣了撣衣服附著的泥土,走回去屁股拍在臺階上歇腳。
這超市的店主叫鄭川渝,是個孤兒。
長得是帥氣硬朗,又為人和善、樂于助人。周邊閑著的熱心阿姨時常會來照顧他,送點食物、水果,每逢過節(jié)都會邀請他到家里做客。
買早點的人家已經(jīng)擺上了攤,開始吆喝。街道漸漸變得嘈雜。
多數(shù)早晨上班的人常走這條路,一面是因為沒時間做飯,一面是因為這地方四通八達,哪兒都能到。岔口多,方便。
炸油條的劉嬸同陳大姐打了招呼。
“陳大姐,早啊。你看小川這點還沒到…不會是睡過頭了吧?”
陳大姐樂呵呵的回腔。
“瞎,估計是進貨累的?!?/p>
說著提起杯子,慢悠悠地踩上石板路。
路過超市旁的垃圾桶。
陳大姐聽到一聲糯糯的貓叫,想著應(yīng)該是有個小家伙在找吃的。
手從褲兜里掏出不大的塑料瓶蓋兒擱地上。湯還沒到滿,前面突然竄出個貓掌一把掀翻,湯灑了滿地。
陳大姐嚇得愣住。
回過神兒,看見全身灰撲撲的小貓,躲的離自己挺遠,正伸著舌頭舔地面兒的汁液,還時不時抬頭沖她叫喚。
喲,這小貓挺精。
喂完整杯肉湯,一人一貓的關(guān)系也融洽起來。
等到陳大姐要走的時候,發(fā)現(xiàn)褲腳被小貓拿著牙死拽,又只好蹲下身安撫地摸了摸毛絨絨的腦袋。
眼睛不經(jīng)意的掃到對面,陳大姐忙不迭咬牙,壓下嗓子中的嘔吐物。
抖著手摸出手機按下報警電話。
“喂…我我我…這里有…尸體……不不對…是人的腦袋…頭顱…在在美食街…1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