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童年的游戲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的童年是沒有游戲的,因為我不覺得自己是在玩耍,我認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義的。小時候,他們喜歡叫我“小大人”,因為我常常說出與我年齡不相符的話,我的思維就像是一個成熟的大人,我還仗著自己年紀小,用“童言無忌”來教化大人,凈瞎說一些大道理??墒谴蠹宜坪鹾芟矚g這個“能說會道”的我,或許是無知無畏吧,小時候我的性格很活潑,思想很跳躍,喜歡和男孩子一起玩,所以是個活脫脫的“假小子”。
很多人的童年都離不開動畫片,但我們是例外,因為條件不允許我們喜歡。長大后,我對動畫片再無興趣,當大家說《喜羊羊與灰太狼》如何如何好看時,我表示非常不解,不就是一直愚蠢的狼老是抓不到一群聰明的羊嗎?當大家開始討論《哆啦A夢》的時候,我還不知道原來說的是一只有著神奇口袋的叮當貓。現在大家又說什么‘小豬佩奇’、‘光頭強’,每當大家說動漫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該閉嘴了,因為我的童年是沒有動畫片的,我記得我看過的只有《神廚小福貴》和《大耳朵圖圖》,但我唯一能參與的別人好像并不感興趣或是無法搜尋到,我常常覺得我與同齡人之間是有代溝的,嚴重懷疑我們不是生活在同一個時代。
我的童年有1/3是在學校度過的,1/3是在家里度過的,還有1/3是在山上度過的。雖然我們的村子離學校比較遠,但沒有辦法,學校不提供住宿,我們都是半走讀式地上學,只有中午在學校飯?zhí)贸?,學校的飯?zhí)弥惶峁╋垼诉€是我們自己從家里帶來的,一到夏天,我們的菜基本沒到中午就餿掉了,那時候條件艱難,媽媽還是會每天給一塊錢我們姐妹仨,我因為年齡小占了不少便宜,每次都是我四角,姐姐們每人三角,別小看這幾毛錢,它對于當時的我們而言已經是“有錢人”了,這幾毛錢可以夠我們買一根冰棍、一塊辣條、一包楊梅干了。夏季,我們基本不帶菜去學校,我們只能挪一毛錢去買菜,通常是用辣條拌飯;冬天,我們也不會帶菜,因為天氣太冷,帶的菜很快就會凝固成油,所以我們也會挪一毛錢去買菜,通常是買牛雜,買一毛錢的菜,倒?jié)M滿一碗的湯,有時那個老鬼(小攤老板)急了,說不賣我們,因為我們把他的湯都倒完了,牛雜都干了。小時候為了吃的也是拼了,飯?zhí)妹刻於夹枰髵叱?,但那個阿姨特別懶,每次都讓我們幫她搞衛(wèi)生,不過她還挺會,以鍋巴來當獎勵,我們每天都爭先恐后地去搶著干這個差事,誰讓我們每天都吃不飽呢,像個餓死鬼一樣。
在學校里,除了上課、吃飯,當然還有游戲時間。我們會玩方程(在地上畫出一個圖形,和走方格差不多,但過程更激烈更沖突)、偷油(打羽毛球的場地被我們開拓成兩軍的偷油戰(zhàn)地)、跳繩(單人跳繩和多人跳繩,玩得更多的是多人的,因為我們都是來者不拒的,只要有人想要加入無論高低年級都會接受)、玩石子……我們童年的游戲還是非常豐富多彩的,課間時間、上下學路上、中午休息時間,都被我們完美地利用了,我覺得每天都玩得很開心,我還是當時的游戲高手呢!
在家的時候,我們當然避免不了家務活,但家務活永遠都干不完,一直做一直有,所以我常常逃跑,每次趁他們不注意的時候我就偷溜出去,和我的小伙伴去洗冷水澡、去撈魚、摘野果……每當我滿身污垢回到家的時候,總是免不了一頓訓斥,有時候還會被打。記得有一次,我偷偷跑到小伙伴的家里玩,她們教我打麻將,我覺得很新奇,便開始學起來,誰知奶奶發(fā)現了,先是痛罵了媽媽,然后媽媽就把我從別人家里拎回來,回到家以后,奶奶依然喋喋不休,說我小小年紀好的不學學人家賭錢,說媽媽不會管教孩子……我不解,不就是一個游戲嗎,干嘛說得那么嚴重? 媽媽什么話也沒說,不打我也不罵我,我看到媽媽當時無奈地嘆息與失望的表情還有噙著淚水的眼睛,那是我第一次覺得自己做錯了,第一次覺得游戲并不都是給人帶來歡樂的,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碰過麻將,長大以后,我理解了有一種癮叫“玩物喪志”,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有些東西就是從興趣開始的,壞習慣也是這樣一步步形成的。
在山上就沒什么可玩的了,因為山上蚊蟲特別多,每次去都會被叮得滿臉包。我小時候非常霸道,到了山上,我感覺自己就是深林霸王,整片山似乎都已經被我統治著。那時候媽媽經常和村里的婦女一起去山上,就比如挖竹筍,那時我還沒到上學的年紀,媽媽去哪都會帶著我,那個時候,我就像一只猴子似的,即使穿著一雙爛拖鞋,也能在山上上串下跳,我去挖竹筍,輸出全靠吼,小小年紀的我嗓門可大了,而且眼疾手快,最重要的是火眼金睛,每次都能搶先一步發(fā)現竹筍,然后大喊這個是我的,那個我看見了也是我的,還有這邊的、那邊的……一瞬間全部都是我的,我守護住了然后趕緊喊媽媽來挖,那些阿姨只有看著的分,后來她們都怕了我,被我的氣勢給嚇跑了,只能到另一個山頭尋找,媽媽每次都會無奈又寵溺地看著我。媽媽說我不愧是屬虎的,實在是太霸道了,還對我的未來表示深深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