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呢?”
“扔了吧!反正都考完了!”
“那我扔了,這桌子確實有些破了?!?/p>
我又一次想到這段對話,我做了一生中最后悔的決定。
在家呆得太久了,久到我都有些反感自己的“秘密基地”了。
“秘密基地”是我的小屋,家里一個屬于我的專屬獨立的小空間。它陪伴我太久了,很小,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高中三年應(yīng)該是我這二十歲的生命里最刻苦最努力的時間了,而小屋就做到了全程陪伴。以至于到現(xiàn)在,只要心情不好,或是想靜一靜,我就會進去。即使只是僅僅趴在桌子上也會感覺莫名心安,做事也會高效起來,它反倒成了我的人生導(dǎo)師。
小屋會讓那被疤痕掩蓋住的傷痛緩緩流淌出來。
六年前,那是爸爸還在家的時候,小學(xué)升初中的假期。
片段的記憶卻是異常清晰,是珍惜。
微風(fēng)從窗子外徐徐進入,緩緩地,不急不躁。
拿著期末考試成績回來的興高采烈的我,蹦蹦噠噠地推門進屋。
“媽!”
“爸!”
喊了兩聲卻無人應(yīng)答。
我快步走進,探頭看著主臥室,沒人。
急忙轉(zhuǎn)身,走到我的臥室,定睛一瞧,便沒再出一聲,沒動一步,因為不舍得。
眼前,爸爸媽媽四手相攜,媽媽把著木凳子腿,爸爸拿著錘子固定著釘子,一只手還擋在媽媽手上,害怕傷到。
媽媽柔聲輕語著:“在這里再釘一個就可以固定了。”
爸爸笑著點頭,道:“嗯?!?/p>
我不想打破這份美好,輕輕挪步將自己躲藏在門后,只留了一雙眨巴眨巴的大眼睛和貼在門上的小耳朵。
爸爸:“多快呀,女兒都要上初中了?!?/p>
媽媽:“這還不快,再一轉(zhuǎn)眼可就要嫁人了呢!”
爸爸:“那可不要!”
媽媽:“嗯?”
爸爸:“還是別轉(zhuǎn)眼了?!?/p>
媽媽被逗笑。
我捏緊了手里的成績單,眼前的一切,我所有擁有的幸福真的不是這第一名的成績能換去的。真的,滿分不換,金錢不換,什么都不換。
因為那是我的確幸與值得。
終于木桌子做好了,兩個人才慢慢起身,當(dāng)然我也該出場了!
“爸媽!做什么呢?”
兩個人的臉上霎時像是有了些孩子氣般的害羞,忙著轉(zhuǎn)移話題。
媽媽:“回來了??!”
爸爸:“給你做個小桌子,上了初中可不能仗著小聰明不學(xué)習(xí)嘍,以后就要有自己的小課桌了。”
我上前一把拉住爸爸堅實的大手臂,歪著頭,故作生氣地質(zhì)問道:“誰不學(xué)習(xí)了?”
說著就拿出身后的成績單。
媽媽顯然比爸爸更關(guān)心成績,因為就在我拿出來的一瞬間,它就已經(jīng)跑到媽媽手上了,而我則一臉得意地蹲下來看著小桌子。
媽媽:“第一名耶!”
爸爸摸著我的腦袋,道:“以后爸爸給你做更大的桌子!”
我坐在小屋里,如今物是人非,回憶斷斷續(xù)續(xù)地涌上心頭來,真的害怕我忘了,還是覺得我太過強大,一個兩個的打不動我這石化的內(nèi)心,我不知道。
所以,
爸爸,你欠我的桌子什么時候還呀?
對父愛的一種期待吧!無聲無言地,爸爸在印象里就是話不多,做的多些。
那被扔掉的桌子應(yīng)該是帶走了我滿滿的遺憾吧。
我總愿意說后會有期,來日方才,可是真的能做到么?或許只有時間慢慢地能告訴我答案。
也別說什么重組家庭了,說多了就是矯情,我一直滿足,也活在敢于知足。
上大學(xué)前的暑假,我和媽媽收拾小屋,扔了不要的練習(xí)冊和書本什么的,最后兩個人竟然心照不宣地一起看向角落里的木桌子。
媽媽面無表情地看著,我不知道她心里的想法,但終歸應(yīng)是和我一樣,永遠逃不過那個人,那些事。
媽媽:“這個呢?”
我:“扔了吧!扔了吧!反正都考完了!”
媽媽:“那我扔了,這桌子確實有些破了?!?/p>
有些事急促而至,不容得你換與不換,想與不想,客觀之事難主觀決斷。
眼前,這個嶄新的白色書桌是繼父買給我的,是成人禮。
那天,我記得,我很開心就是了!
這分陌生卻沉甸的愛終究在時間中慢慢接受了。
那份熟悉卻消失的愛也終究在成長中漸漸化解了。
終于,我想清了。
或許,我們本就兩不相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