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曦臣與虞晚歌在青鸞城逗留了五日的時間,兩人同住一間客棧,白日里換上常服一同出去打聽李家二公子的事。
一開始打探消息并不順利,青鸞城的百姓對李家的事諱莫如深,只要他們提到李家,被詢問之人便匆忙尋了借口離開,或者直接閉口不言。
直到第三日,虞晚歌花了些許銀錢,才從一個老乞丐那里探聽到一些李家的所作所為。
藍曦臣或許為何青鸞城的百姓對李家之事都如此小心翼翼,可虞晚歌卻明白。
頭一兩日虞晚歌之所以帶著藍曦臣四處碰壁,卻不愿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想讓藍曦臣知曉李家在青鸞城的‘威望’。
因著從老乞丐那里了解到離青鸞城五里地的柳家村上月有一女子因為被李家二公子糟蹋,上吊自盡了。
虞晚歌為了讓藍曦臣知曉此事并非以訛傳訛,所以提議到柳家村走一趟,去查證老乞丐說的是不是事實。
不過由于發(fā)生了一點意外,藍曦臣需得離開兩日,所以將此事暫且擱淺,虞晚歌則留在青鸞城等藍曦臣歸來。
這不,處理完事情的藍曦臣歸來,見時辰還不算晚,虞晚歌便提出了前去柳家村。
“藍公子是先行休息一夜,還是我們現(xiàn)在就去柳家村?”
藍曦臣思量了片刻之后答到:“李家公子到底是普通人,邪祟雖然被封印,但寄居于人身上,難免會讓人的身子受到影響,需盡早處理才是?!?/p>
“如此,那我們便即刻前往柳家村,藍公子意下如何?”
“正有此意?!?/p>
在前往柳家村的路上,與藍曦臣保持著約摸一張左右距離的虞晚歌開口說到:“在下希望即使事情的真相不是如藍公子所想的那般,藍公子也能遵守我們之間的承諾?!?/p>
藍曦臣聽了,輕嘆了一息:“虞姑娘請放心,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在下既然允諾了虞姑娘,便不會食言而肥?!?/p>
他之所以嘆息,便是因為青鸞城百姓的反應(yīng),恐怕虞晚歌說的十之八九是真的。
他雖是被教養(yǎng)的天真,卻不是無知。
他們這幾日詢問了那么多百姓,若只是一人兩人對李家諱莫如深,還可以理解為擔(dān)心他們對李家不利。
可他們問的人不下百人,卻無一人跟他們談及李家,足以說明青鸞城的百姓十分懼怕李家。
由于李家并非修仙世家,藍曦臣對李家知之甚少,只知青鸞城李家乃是有名的富商,即便是姑蘇藍氏仙門前的彩衣鎮(zhèn)也能看到李家的產(chǎn)業(yè)。
至于其他關(guān)于李家的消息,自幼忙著練劍,學(xué)習(xí)君子六藝、琴藝……的藍曦臣,并沒有閑暇的時間去關(guān)注。
而眼下青鸞城百姓對李家的態(tài)度,與仙門百家修士對行事囂張跋扈的岐山溫氏弟子的態(tài)度如出一轍,他又哪里還不知李家平日里的行事作風(fēng)?!
只不過,藍曦臣沒想到富甲天下的青鸞城李家,竟是一方惡霸罷了。
因此,他才會一開始對虞晚歌說的話存疑,提出一起查探事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