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大今天我們的語文課讓我是獲意良多,可以我……嗯,我更喜歡的是安寧和諧,讀者們,我決定了明天我不寫番外了,我明天寫正文了,所以今天我還是要寫小番外,嘿嘿??,來打我呀?。。?!你打不著,打不著?。。。?!
—— —— ——分 割 線—— —— ——
一念心清凈,蓮花處處開。
一花一凈土,一土一如來。
靜,恍然,心似蓮花開。
生而為人,一生一世,幾度輪回。
生命總是充滿偶然,充滿變數(shù)。
緣起緣滅,隨開隨落。
生老病死,悲歡離合。
生命注定要面對風(fēng)雨,
面對現(xiàn)實。
喧囂浮塵里,紅塵萬丈中,
充滿了太多的欲望,
充滿了太多的誘惑。
是不是快樂和痛苦,
幸福與不幸,
現(xiàn)實和夢幻之間,
真的是結(jié)在一條藤蔓上的花和果,
因與緣?
沏一壺茶,焚一爐香,聽一曲箏,翻一卷經(jīng),憶一生事,悟一念心……
?
道重于天地,佛重于內(nèi)心。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佛祖就是佛祖,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
?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每一個生命就像一朵花一樣,從花開到凋落,全由自己作主。而微笑,正是對生命報以喜悅的態(tài)度。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每一個人都是他自己的花朵,雖然不一定都能成為富貴的牡丹,但仍然可以活出像小黃花般堅韌的活潑與自在...
當(dāng)你心靜的時候,一切萬物皆如你心般靜;心若濁,世間便“如夢幻泡影”,讓你看不到本相了。
禪從來不在別處,它就在一呼一吸的律動里,在一蔬一飯的煙火里,在一生一世的流光里,喝茶是禪,讀書是禪,品香是禪,吃齋是禪,賞畫是禪……——生死在它之中,一切本自具足。于是,曾經(jīng)的愛恨情愁一笑泯卻,往日的困惑煩惱云消霧散。除了放心隨順地接納一切發(fā)生,除了將奔涌的法喜分享與一切有緣人,我們別無一事可做。
禪就是生活,時時處處皆禪意,物物人人共禪心。?
??
正念一杯茶
若喝茶時心游八方,生命就被念頭白白浪費掉。正念能讓我們從醉生夢死的輪回中警醒,也能讓我們在行住坐臥之間充滿喜樂。
?
身隨念:覺察呼吸,了了分明,深長綿慢,隨息安心;覺察身體的每一個姿勢,穩(wěn)重、平衡、優(yōu)雅。
?
受隨念,眼觀茶與水的交融,耳聽茶葉的訴說,鼻嗅茶之清香,舌嘗茶之味道,全身攝受在與茶的交融中,內(nèi)心充滿法喜。
?
心隨念:保持本我,觀心念隨茶葉的起伏而起伏,隨水泡的生滅而生滅,看茶與水結(jié)緣,倒茶與人布施,品茶以消融冥頑之心。
法隨念:身體空明,情緒愉悅,萬緣放下,念頭不生,禪茶一味。
止思一幅畫。
創(chuàng)作皆是身心合一的產(chǎn)物,每一件經(jīng)典之作都飽含宇宙本源的能量。只有為鐘愛的事業(yè)付出身、口、意的人,才能實現(xiàn)與本源能量的溝通。無我地觀察,無我地創(chuàng)造,回歸本源,留下精品。
我們久立于一幅書畫前。一遇之下,觸目驚心,舍識用根,時空打破,念頭止息,心中涌起一股波浪,與眼下的書畫同頻共振,在一念間契入創(chuàng)作者那一剎的心靈震動……
一念心清凈,蓮花處處開, 一花一凈土,一土一如來。我們之所以終日在煩惱中度日,受生死輪回之無量諸苦,就是因為我們的心被無明染著,而不能顯現(xiàn)本有的清凈光明!若能將紛亂的心念專一,則可于念中入佛三昧,而心清凈。佛經(jīng)云:“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寐則知眠寤。”就是這個理。
佛曰:‘不可說’”了。一切都在于一個“悟” 自己一念選擇了清凈,那么就會使自己如同蓮花一樣不著淤泥的本性流露出來。所以,看什么都是清凈無染的,所謂凈土不遠(yuǎn),就在心中。自己的佛性就顯露出來了,自己的心就是凈土,凈土的如來就是自己。
一念心清凈,我佛照人心,一處一個樣,一樣悟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