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中國國粹都有何?”
“書法、武術(shù)、中醫(yī)、京劇、漢服、茶道、瓷器、圍棋、剪紙、刺繡為中國國粹?!?/p>
我與素無交集的同學談?wù)搰鈺r,對方一臉無所謂:“記那些干什么?現(xiàn)在都什么年代了,有什么好傳承的?!?/p>
“那什么古裝是吧?貴死了,又不是拍戲,嫌錢多的慌嗎?”
我試圖解釋漢服與古裝的不同,對方含糊帶過,目光異樣游移不定。
為什么無所謂的拋棄?
為什么傳承千年的中華漢服會淪落到與拍戲古裝混為一談?
我不知道。好像只有我自己在和自己較勁。
有人笑容親切目光輕蔑:“現(xiàn)在什么時代了,穿出去還不叫人笑死了嘛!”
“你是瘋了走火入魔了吧?”
“國粹能干嘛,能當飯吃嗎?”
“傻姑娘,你就是在給別人送錢!”
“現(xiàn)在是新中國了,這些東西早就該沒了,歷史變遷不知道?。俊?/p>
“有歷史意義有怎樣?你看有誰像你一樣喜歡什么那國粹?這是會被當成異類的!我不接受,你不準學!”
雜亂的人聲如潮水般在耳邊浮起,母親冷硬而決絕的命令穿透往昔,清晰的響起。
如冬日嚴冰,冷的我骨頭都在發(fā)抖。
“國粹需要復興的原因就是你們的言論!”
“如果連自家國粹都可有可無的話,那豈不叫人笑話!”
“你們一個個若無其事地將數(shù)千年的歷史隨意拋棄,掛起一副不屑一顧事不關(guān)己的模樣?!?/p>
“漢服不合適現(xiàn)世?那韓國、日本又為何還要在盛大節(jié)日重要場合穿著自家國服?”
“西裝革履是西方騎士服改良而成,卻被穿于中華所有傳統(tǒng)節(jié)日。我華夏千年衣冠無人記,只留滿目西裝服?!?/p>
“我不怕目光異樣,不怕流言譏笑,我只怕待國人恍悟之時年歲已晚,華夏風骨已是曾今的風氣,只能從書籍裝幀中窺的只言片語,揣測是怎樣的盛國才能塑出那樣的風骨,那樣的品行?!?/p>
“時至今日抬頭時,不住幻想長安涼風弦月,明朝風骨長青?!?/p>
華夏千年,更替萬千。端儀未改,風骨不變。風雨初晴,盛世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