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里頭的貓膩,大多數(shù)人心知肚明,自然不會往盛寵的皇后頭上扣帽子。
安若雖然不懂什么叫做政治作秀,卻很清楚,這輩子,皇帝和皇后之間唯一不會有的便是真正的心意相通,琴瑟和鳴。
因為皇后是個高傲的人,皇帝又是個多疑的性子,過往受到的一切委屈和錯待沒有人能完全忘記,當做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過。
皇后雖然得寵的日子呈直線上升,但在本分之事上不但沒有懈怠,反而盡力做得更好,讓人無可指摘。
安若自問自己到了皇后這個年紀,很難做到皇后那般周全。
既是身體沒有充足的精力,也是沒有那份勤謹之心。
及至進了深水路段,才算消停了下來。
既不用每日趕早趕晚地去給皇后請安定省,也不用陪著皇后給太后解悶逗趣兒,總算有了些許自己的時間。
畢竟船隊雖是首尾相連,船行的速度也不算快,但穩(wěn)定性比起陸地還是差些,皇后也怕這些嬌生慣養(yǎng)的女人一個不小心掉水里去了。
到時候那些侍衛(wèi)是救還是不救?要是不小心看見什么,這人救上來其實還不如死了呢。
皇上是個好面子的人,這有了污點的人他是不會再接納的。
而阿哥們雖然也有額娘,有孝心,但南巡不比宮里,除非在皇帝和太后處,平時為了避嫌也不好總往嬪妃的住處跑。
畢竟一墻之隔的廂房可能就住著皇帝的某位庶妃呢。
就算是皇帝的兒子也不好打聽仔細了,不知道的還以為對方要撬墻角呢,一個不謹慎就是一個話柄。
所以,安若在水上漂了半個月,愣是沒有單獨和兒子說上一句話。
更別說被皇帝以照顧兒子,散心為由塞進隊伍里的榮妃了,榮妃是好不容易才剩下這么一個兒子,見不到胤祉,哪有心情看風景散心?
這段時間,下午的功夫榮妃老是約著安若一起到太后船上陪著說話,為的不就是傍晚時分皇帝帶著皇子阿哥們給太后請安的時候可以看看兒子?
除了安若和榮妃這種目的相對單純的,喜塔臘庶妃這種抱著爭寵的態(tài)度前來的,也有不少人盯上了太后這兒的好風水,因為皇帝要來過太后這兒之后才會開始用晚膳,用膳之后才翻綠頭牌,決定今晚侍寢的人選。
要是在太后這兒剛好被皇上看中了,趁著這股新鮮熱乎勁兒,撈個一夜恩寵的機會還是可以的。
這些人各有各的目的,太后眼明心亮,又是過來人,自然看得清楚。
但她老人家可沒有阻止的意思,這些人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到了她的地盤,也是個頂個的拿出看家本領奉承她這個老太太,好聽話誰不喜歡,還能消磨一下無聊的時間,何樂而不為呢?
而且宮中后妃爭著替皇帝侍奉嫡母,說出去也是一段佳話,皇帝心里也是樂見的。
不說自己的私心,太后在宮中多年,很清楚宮里的女人想要過得好,首先一個就是要有自己的價值,太后的身份得天獨厚,如今坐著叫人哄著就能把事兒辦好了,太后自然沒有不樂意的。
至少比起姑母靜妃和妹妹端淑太妃,自己還是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