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皇帝,也終于漸漸對太子及太子黨羽升起了防備,為了不至于落入萬劫不復的境地,皇帝甚至幾乎將太子當個隨身掛件帶著,整個毓慶宮,外頭看著花團錦簇,內里太子妃幾乎是日日提心吊膽,深怕哪一天御林軍就會奉命沖進毓慶宮將她們這些人關進宗人府。
而比太子妃更怕的是索額圖,太子到底是皇上的親兒子,皇帝為了名聲怎么都不會弒殺親子,可他這個帶壞太子的“亂臣賊子”可不會有好下場,甚至為了殺雞儆猴,整個赫舍里氏少不得也要跟著傷筋動骨,難有出頭之日。
因為親疏有別,甚至太子為了后代有重見天日的一天,讓所謂的掌權者放心,也只能揮淚舍去他們這些人。
只是,此時索額圖和赫舍里氏已經沒有退路了,他們不似佟佳氏,有幾頭下注的底氣和立場,如今能做的,也只能是一條路走到黑,盼望著太子能成事。
可比起手腕,被皇帝一路護佑長大的太子還是太嫩了,當年的皇帝在太子這個年紀已經成功按下四大輔政大臣,平下了尾大不掉的三藩勢力,何況皇帝如今也不過五十出頭,因為保養(yǎng)得好,精力甚至比正常四十多歲的中年人還要充沛。
只看后宮還有嬪妃傳出孕信,便知道皇帝離老去這個詞還遠著呢。
是的,歷史上曾為皇帝生育三子的密嬪又懷孕了,不是沒有比她更年輕健康的嬪妃,但誰叫人家有個易孕體質呢。
不少人都在談,憑著這獨一份的功勞,或許這最后一個妃位就此花落她家了?
就算家世差些,如今說出去也是響當當的密嬪娘娘了,也不差這么一著。
老來得子,皇帝雖然算不得多么重視,但也是高興的。尤其在年長兒子們的對比下,小兒子們就顯得可愛無害多了。
加上一個年輕嬪妃在旁邊妙語連珠,不說皇帝喜歡,就是安若也喜歡,這不活脫脫年輕時的重演嘛。
或許在年輕嬪妃身邊,皇帝才能短暫欺騙自己還是當年那個青年才俊,嬌妻愛子在懷,并沒有老。
這樣的際遇,只能說可遇不可求。
連著向來沉穩(wěn)的夏竹都有些坐不住了,皇帝對密嬪這一胎似乎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重視,多的是人猜測紛紜。
宮女夏竹:也就是您還坐得住了,外頭亂糟糟的,要不是密嬪娘娘進宮也有幾年了,這會子飄起來,顧及她肚子里的孩子,您也為難
密嬪這一胎本不該萬眾矚目,畢竟王氏入宮雖然尚算得寵,但也不是新人了,誰都知道她并非皇上的心頭好,不然這會子,她那肚子可不容易保住。
畢竟皇太極為了和海蘭珠的八阿哥,順治為了董鄂妃所出的四阿哥,那是誰都看得出來的予以眾望,縱是上頭的阿哥再能干,又有什么用呢。
安若也不是不忌憚,但總覺得皇帝表現(xiàn)得太過刻意了,若說歷史上的六阿哥胤祚為何會年幼夭折,何嘗不是皇帝自己做的孽。
這樣一個名字,不就是將人架在火上烤么。
也不想想初登妃位的德妃能不能護得住這么個寶貝疙瘩。
而如今,安若覺得他對王氏肚子里的孩子,很有些異曲同工之妙的意思。
若真如此,一個被視若棋子的孩子,一個很有可能活不長甚至生不下來的孩子,皇帝當真會付諸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