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然,這其中也有部分是覺禪氏為了兒子的平安刻意為之,作為包衣宮女出身的嬪妃,又是在辛者庫看人臉色長大的,覺禪氏從小被培養(yǎng),被優(yōu)待不假,但也同樣被家族洗腦。
順治皇帝后宮嬪妃位份以家世,寵愛取勝,康熙皇帝確是個看資歷看子嗣的,康熙朝前面十幾年不乏寵妃,但膝下沒有子嗣,也不過昨日黃花;生了子嗣也不是就能高枕無憂了,未能養(yǎng)成的皇子,皇子生母同樣處境堪憂。
若覺禪氏這一胎是女兒,為了家族,為了再生一個,或許還會想方設(shè)法爭寵,但如今有了小阿哥,自然是以小阿哥的平安為重。
畢竟覺禪氏一族多年籌謀,送女兒爬上龍床,最底線都是以皇嗣為實(shí)現(xiàn)家族抬旗的踏板,不用世代留在辛者庫為人奴婢,低人一等。
為了不惹惠嬪不喜,進(jìn)而遷怒到小阿哥,或者容不下覺禪庶妃,覺禪氏只能低調(diào)保命。
不然若是覺禪庶妃沒了,誰知道還小的小阿哥會落入哪位嬪妃名下,在覺禪一族的謀劃中,小阿哥和覺禪庶妃缺一不可。
//
明希在清宮輪回多次,這才能以平常心看待覺禪氏,不論皇帝的胸懷多么寬廣,明希能看到的算計(jì),他只會看得更深更遠(yuǎn),他固然貪戀美色,但覺禪氏這樣單純把他當(dāng)成工具人用,他又怎么會沒有芥蒂?
歷史上覺禪氏的做法比如今更為明顯,這也是覺禪氏明明容貌出色,卻在生產(chǎn)后徹底失寵,皇帝在八阿哥奪嫡后期還要將其拿出來看低的原因,既是打壓胤祀,也是對覺禪氏早年做法的回敬。
皇帝的心眼說小很小,但他卻不會用過之后完全否定前塵,并過河拆橋。
所以,只是利益聯(lián)姻的赫舍里氏是他敬重的發(fā)妻,對其留下的太子悉心教導(dǎo);鈕祜祿氏姐妹一個是繼后,一個入宮即高位,雖然無法成為后宮第一人,但卻給了她鈕祜祿氏一族期盼已久的皇子。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佟佳氏或許還要羨慕鈕祜祿氏姐妹呢。
同年冬,大軍進(jìn)入云南省城昆明,吳世璠自殺,歷時8年的三藩之亂被平定。
而前朝后宮也到了該論功行賞的時候了。
十二月,趁著平定三藩之喜,皇帝第二次大封后宮:承乾宮佟貴妃得封皇貴妃,統(tǒng)領(lǐng)后宮;永壽宮溫妃鈕祜祿氏晉貴妃,稱溫貴妃;翊坤宮宜嬪郭絡(luò)羅氏晉宜妃,郭絡(luò)羅氏本就得寵,皇帝也有將其唯一子嗣胤祺送到太后膝下養(yǎng)育的補(bǔ)償之意;延禧宮惠嬪納喇氏晉惠妃,看在五阿哥保清和明珠的份上,皇帝不可能將其落下,故意落其臉面,而故意先冊封宜妃,便是給她的一個警告和之前的懲罰了;鐘粹宮榮嬪馬佳氏晉榮妃;仁孝皇后的妹妹赫舍里氏為平妃。
妃位之下,庶妃博爾吉吉特氏為宣嬪;庶妃戴佳氏為成貴人;庶妃烏雅氏為柔貴人;庶妃覺禪氏為常在……
可見皇帝在位份上的吝嗇。
明希直覺若不是她在生產(chǎn)前搞了一出意外,胤俄又被太醫(yī)診斷為“體弱“,恐怕她這個貴妃之位還不一定能到手。
就這,為了鞏固太子的地位,安撫赫舍里氏,歷史上原本只是享妃位份例的小赫舍里氏成了名正言順的平妃,雖是四妃之末,但對方一無資歷,而無功績,宮中還有一個赫舍里氏旁支的僖嬪外加一個太子,誰都說不出皇帝對赫舍里氏和太子不厚道的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