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崔府————
崔時宜是這一代崔氏家主的幼女,自幼便是才名遠(yuǎn)揚(yáng),崔氏底蘊(yùn)深厚,藏書無數(shù),教養(yǎng)出來的崔氏時宜便被選定為太子文子端的太子妃。
對于文帝而言,如果說論起最讓自己頭疼的人,那么太子文子端和義子霍不疑絕對首當(dāng)其沖,兩個都不讓人省心,而在義子成親生子以后,槍口就轉(zhuǎn)向了文子端一人。
說起這位太子吧,的的確確是一位很好的接班人,文帝非常放心自己百年以后文子端可以把國家治理的很好,但是兒子的終身大事已經(jīng)成了他的“心腹大患”。
文子端并不是沒有過女人,但是這位太子都不怎么瞧得上,而且小妾家里犯事,更是可以不顧那個妾室還懷著孩子就把人家往死路逼。
說起來,文帝安排這樁婚事還真是有些愧疚的,清河崔氏雖然無人在朝為官,但也是桃李滿天下,朝中有多少大臣都曾是崔氏的門生,把人家家主的幼女許配給自己這個不解風(fēng)情的兒子,還真是有些不好意思。
皇家指婚,無法違逆,所以崔時宜即使心中有些不愿,可是為了家族還是只能坐上入京的馬車。
來接她的是文帝操心名單上的霍侯夫婦,說起來霍不疑與崔時宜還有幾分親戚關(guān)系在,崔時宜還應(yīng)該稱呼霍不疑一句表兄,霍不疑在這世上沒什么親人,所以對這個便宜表妹是難得的和顏悅色,當(dāng)然也免不了有霍夫人程少商的耳提面命在。
在程少商看來,這樁婚事實在是不合適極了,文子端那廝哪里是個會疼惜女孩子的,崔小姐當(dāng)真是委屈了。
不過這些話也只能背后吐槽一下,不然的話又得被嘮叨了。
見到崔時宜的第一面程少商就心生好感,見她安安靜靜的主動挑起話頭關(guān)心起她來,至于霍侯爺則是安靜的坐在一旁,但是余光卻從未離開程少商。
馬車直接入宮,早就等候在宮門口的內(nèi)侍引崔時宜去拜見皇帝皇后,霍不疑則是帶程少商先去赴宴。
崔時宜民女清河崔氏,崔時宜,參見陛下皇后。
文帝摸了摸胡子,對自己的安排非常的滿意,被越皇后瞪了一眼方才正襟危坐,隨后又和藹的讓崔時宜起身。
越皇后對這個未來兒媳也是很滿意的,據(jù)她對自己這個兒子的了解,這門婚事其實是很合適的,文子端之所以那個不喜歡女人的樣子,其實只是因為沒有遇到一個合適的人而已。
等遇到了一個合適的人,可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文帝說了幾句就找借口離開,由越皇后安撫崔時宜一二再帶著她去赴宴,越聊越皇后就越加滿意起來,而崔時宜也不再像剛才那樣拘謹(jǐn)了。
這個時候,被霍不疑和程少商忽悠過來的文子端也進(jìn)來了永樂宮,與崔時宜迎來了第一次見面。
————————————分割線
本來今天是準(zhǔn)備多更新的,可是課上布置的作業(yè)又太多了,這一篇還是匆匆碼出來的。
明天只有一節(jié)水課,有可能會多碼一點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