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喚他四哥,是因為我不喜旁人喚他一樣的?!?/p>
— 第二冊·清宮-小說版如懿傳 —
男主:弘歷 女主:馬佳靜紊
-
如此,二月二十四,帝后至山東曲阜謁孔廟。二月二十九,登東岳泰山。
三月初四,游濟南覽趵突泉。這般游山玩水,舟車勞頓,皇后卻時時陪伴在皇帝身側,須臾不離片刻。沿途臣民官員們偶然窺見,亦不覺感嘆帝后鷯鰈情深,形影相隨。
而年正十七的和敬公主,她的婚事,便是在東巡至濟南行宮時議起的。事情的起初,蒙古博爾濟吉特部求娶的只是嫡出公主,而非意指和敬?;实鄣囊馑迹嘀皇且蕴蟮挠H生女兒,先帝的幼女柔淑長公主下嫁。
但這一提議,幾乎是受到了滿朝文武的反對,尤其是朝中侍奉過先帝的老臣,反對之聲尤為劇烈,皆稱“太后長女端淑公主已經嫁準噶爾,幼女再遠嫁,于情于理于孝道,都是不合。”
皇帝回到如懿宮中,神色陰陰欲雨。馬佳靜紊知道皇帝心中不悅,便打發(fā)了宮人們都下去,在旁折了雪白香花供在清水中,方問道:“四哥不高興?”
皇帝的臉色稍稍和緩,摩挲著手邊瑩潤如玉的茶盞:“可朝臣們都極力反對朕將太后幼女柔淑長公主遠嫁博爾濟吉特部。滿蒙聯(lián)姻乃是舊俗,博爾濟吉特氏又是我大清歷代后妃輩出之地,先祖皇太極與順治爺的皇后都是出自那里,難道柔淑嫁過去還是委屈了她不成?要朕看,那可是一個極好的歸宿?!?/p>
沉吟片刻馬佳靜紊看著皇帝:“四哥可要聽靜紊一言?”見弘歷示意自己說下去,“以臣妾看來,這對柔淑長公主不是委屈,而是極大的抬舉了。四哥可記得端淑長公主遠嫁的就是最驍勇善戰(zhàn)的準噶爾部,若是柔淑再嫁最富庶尊貴的博爾濟吉特部,那么不是蒙古宗親中最大的兩個部落,便可從此緊密聯(lián)結再無二致了。”
弘歷蹙眉:“可朕治理蒙古之道,一向可提倡花開兩朵,平分春色...只是純貴妃的和嘉公主璟妍還小,朕何嘗不知道璟瑟是最合適的,可永琮死了才沒多久,璟瑟是皇后唯一的孩子,朕怎么再忍心教皇后承受生離之苦?!?/p>
看著杯盞中的茶已經少許,靜紊拿起茶壺添了茶:“這件事只看四哥從哪個地方論。論國有重用,公主首先是帝王家臣,然后才是父母之女。皇后一向說嬪妃先是皇上臣子,然后才是侍奉皇上的枕邊人?;屎笠源私虒Ш髮m嬪妃,自然也如此教導公主?!?/p>
三月初七,皇帝下旨和敬公主晉封固倫和敬公主,次年三月尚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特氏輔國公色布騰巴勒珠爾。同時,晉封太后幼女為固倫柔淑長公主,亦于次年三月尚理藩院侍郎宗正。
三月初八,皇帝奉皇太后回鑾?;屎蟮牟∫恢焙黾焙鼍?,人也時昏時醒。雖然還能起身,卻消瘦了不少,連早午晚的膳食都不能陪著皇帝一起用。
這一日是三月十一,御駕至德州,棄車登舟,沿運河從水路回京?;屎笠宦奋囻R風塵,極為吃力,忽然到了水上行舟,眼見兩岸輕紅蘸綠,迤邐十余里不絕,抹出煙霞般柔麗的色澤,隱隱然有了蒙蒙春意,心下也有幾分歡悅,便撐著身體與皇帝和嬪妃們一同用了晚膳。
第一個發(fā)覺皇后落水的是凌云徹。
然而所有人都沒有瞧見,而另一舫上馬佳靜紊瞧見了所有。她看見皇后以極其古怪且不自然的姿態(tài)落入水中,盡管皇后的青雀舫與嬪妃所居之船的距離并不近,但皇后的侍女們,都并未隨在身側。
皇后被救上來時,幾乎只剩下一口氣。合宮慌亂,隨行的太醫(yī)被急急召往青雀舫診治,連太后和皇帝亦被驚動,急急趕往守在皇后閣中。
皇帝焦急地踱來踱去,懊惱道:“朕本與嫻貴妃在賞畫,因覺得風聲略顯嘈雜,才傳了樂班彈奏,誰知絲竹盈耳,竟未聽見皇后落水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