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傅恒常年在宮里當(dāng)差,哪有稱得上傾心的大家閨秀?
而富察氏自從皇后出嫁,已多年不曾有女兒誕生,往來之間自然少了些閨閣兒女的身影,因著滿人選秀個規(guī)矩,能叫人看得上眼的貴女又不知道會不會花落他家,因著怕招來皇家宗室忌諱,也不好提前打算,至于那些平庸者,又叫富察福晉如何甘心?
到頭來,傅恒的親事就這么被耽擱了下來。
可在皇帝眼中,又成了他對魏瓔珞心懷不軌的直接證據(jù)。
說句實話,富察傅恒既為皇后胞弟,骨子里也是帶著一些皇后特有的天真和感性的,雖說并不排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可也希望妻子能是知心之人,若能琴瑟和鳴,自然更好。
可惜爾晴很有自知之明,以自己包衣的身份,是夠不著對方嫡福晉的位置的,既然無望,也就不要妄想了,免得徒生是非。
純妃不就自詡當(dāng)了許多年的傻子?
只是爾晴不想,傅恒卻發(fā)覺對方是一個很合適的人選,一則因為和敬的關(guān)系,兩人這幾年見面并不算少,若說有情,皇帝那里也說得過去;二則,這么多年,爾晴明明家族尚算得力,作為家中嫡女,若想要免于進宮小選依他了解并不算難,但爾晴還是進了宮,并且對于出宮的愿望并不強烈,可見出宮之后的生活于她而言并非十分期盼。
以富察氏在京城的根基,對于喜塔臘氏所求,他也能猜到一些,既然兩人一拍即合,尋求合作未必不能雙贏。
當(dāng)然,此時的傅恒覺得自己選擇爾晴是對方的條件合適,但潛意識的選擇未必不是一種心之所向,只是兩人都是理智之人,并未往這方面去想罷了。
畢竟宮里的宮女這么多,家世條件比爾晴更體面的也不是沒有,至少乾清宮就有許多符合條件的女官,若說感情,也不是全無說服皇帝的可能。
對于傅恒的建議,爾晴很是詫異,但對方的話其實也不無道理
富察傅恒你是和敬身邊的宮女,雖說宮里的宮女名義上都是皇上的女人,但女兒身邊的,皇上就是再喜歡,也是不能動的。所以,找你,不會觸動皇上那根敏感的神經(jīng)
富察傅恒二則,你我二人在宮中多年,算是有幾分交情,說起來并不算突兀
富察傅恒三則,你雖是包衣出身,但祖父是武英殿大學(xué)士又是刑部尚書位及正一品,這樣的家世,將來到了富察氏亦無人會過多置喙
富察傅恒 我也清楚,喜塔臘氏這些年汲汲營營地在求些什么,婚約既成,一切便能順利成章,喜塔臘氏一家抬了旗,你好我好,雙方得益
如此,富察傅恒心中也不必過于愧疚,畢竟雙方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喜塔臘氏抬了旗,爾晴的終身大事亦有歸屬,不必擔(dān)心被送給什么宗室老親王做妾。
爾晴挑眉
喜塔臘爾晴雖然你說得很好聽,這筆買賣聽著也算公平,但實則是喜塔臘氏賺了,何況,我成了你的嫡妻,你就沒想過將來若是有了喜歡的姑娘要如何嗎?不能給她最好的,不遺憾嗎?
什么是最好?在這個時代,明媒正娶,夫妻一體便是了。
給了爾晴,以富察傅恒的人品,必不可能中途休妻另娶或者謀害嫡妻給新人讓路,到時候傅恒成了那個進退兩難的人,難道準(zhǔn)備忍痛割愛嗎?
爾晴不想到時候人到中年還要為這種事扯皮,她很心動,但還是想將一切都說好,免得到時候自己成了那個理虧愧疚的人。反而不能理直氣壯地行使自己的權(quán)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