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幾天,姜家上下進(jìn)入了一種“外松內(nèi)緊”的戒備狀態(tài)。
小七依舊如常出門,偶爾參加一些茶會,或是去綢緞莊、首飾鋪挑選嫁妝用品,一副安心待嫁的模樣。
但每次出門,身邊不是跟著“恰好”休沐的二哥姜子明,就是“順路”同行的大哥姜子逸,再不然就是被大哥派來的、身手極好的可靠家將。
美其名曰“保護(hù)”,實則就是全方位無死角地杜絕任何北堂墨染可能接近她的機會。
就連小七去城外寺廟祈福,子明也硬是擠上了馬車,在寺廟周圍“勘察”了半天地形,確認(rèn)沒可疑的人后才放心。
而另一邊,北堂墨染確實試圖制造過幾次“偶遇”,不是在茶樓“恰好”遇到姜家兄妹,就是在書畫鋪“巧遇”姜家小姐選購文房四寶。
只是每次,他都還沒來得及上前說話,不是被子明攔住討論風(fēng)土人情,就是被子逸客氣而疏離地以“王爺公務(wù)繁忙,不便打擾”為由請走。
但是沒想到更絕的還在后面......
他只是在姜府門口躊躇了一會兒,思索要不要登門拜訪的時候,姜府墻內(nèi)就傳來了姜家四少爺清脆響亮、抑揚頓挫的背書聲:“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
北堂墨染一陣無語,聽著墻內(nèi)那聲情并茂、聲嘶力竭,生怕他聽不見的背書聲,再看著姜府那緊閉的大門,北堂墨染第一次感到了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和荒謬感。
他揉了揉眉心,看著姜府,眼神復(fù)雜,姜家防他簡直像防賊一樣,手段層出不窮又讓人哭笑不得。
看來,想要從姜家接近小七,找到婚約的真相是可不能了,那就只能換個路子了。
于是,第二日,北堂墨染便以英仙國京師治安與刑獄管理頗有建樹為由向皇上請旨去大理寺交流學(xué)習(xí)。
北堂墨染不得不承認(rèn),裴瑜才華橫溢,對各項刑獄條例了如指掌,回答問題時條理清晰,不卑不亢,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一想到他的七七將來要與此人舉案齊眉,他心中便如同堵了一塊巨石。
公務(wù)交流學(xué)習(xí)環(huán)節(jié)結(jié)束,北堂墨染狀似隨意地開口:“裴少卿年輕有為,不知可曾婚配?”
北堂墨染這話問得突兀,令在場官員都愣了一下。
大理寺卿連忙笑著打圓場道:“王爺說笑了,裴少卿一心撲在公務(wù)上,倒是還未成家,不過聽說已與姜家小姐定了親事,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p>
北堂墨染指尖微微一頓,面上不動聲色地問道:“哦?姜家?”
裴瑜上前一步,拱手回答道:“正是,承蒙姜伯父姜伯母不棄,將小七許配于下官?!?/p>
裴瑜的目光清澈坦然,沒有一絲北堂墨染以為的心虛與破綻。
“不知婚事定于何時?本王也好去沾一沾喜氣?!?/p>
裴瑜一頓,隨即說道:“長輩們正在商議,還未定下,到時一定通知王爺,王爺能來,是我和小七的榮幸?!?/p>
北堂墨染深深看了裴瑜一眼,此人,絕非表面看上去那么溫潤如玉,心思縝密,應(yīng)對得體,是個難纏的角色。
“那本王就敬候佳音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