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不識月,呼作1白玉盤2。
又疑3瑤臺4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5垂兩足,桂樹何團團6。
白兔搗藥成,問言7與誰餐?
蟾蜍8蝕圓影9,大明夜已殘。
羿10昔落九烏,天人11清且安。
**12此淪惑13,去去14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15摧心肝。1
呼作: 稱為。
2
白玉盤: 指晶瑩剔透的白盤子。
3
疑: 懷疑。
4
瑤臺: 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5
仙人: 傳說駕月的車夫,叫舒望,又名纖阿。
6
團團: 圓圓的樣子。
7
問言: 問。語助詞,無實意。一作“誰與”。
8
蟾蜍: 古詩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詩中蟾蜍則另有所指。
9
圓影: 指月亮。
10
羿: 我國古代神話中射落九個太陽的英雄。
11
天人: 天上人間。
12
**: 指月。
13
淪惑: 沉淪迷惑。
14
去去: 遠去,越去越遠。
15
凄愴: 悲愁傷感。
李白有《古朗月行》鮑照有《朗月行》,寫佳人對月弦歌。李白采用這個題目,故稱《古朗月行》,但沒有因襲舊的內(nèi)容。詩人運用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通過豐富的想象,神話傳說的巧妙加工,以及強烈的抒情,構(gòu)成瑰麗神奇而含意深蘊的藝術(shù)形象。詩中先寫兒童時期對月亮稚氣的認識:“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币浴鞍子癖P”、“瑤臺鏡”作比喻,生動地表現(xiàn)出月亮的形狀和月光的皎潔可愛,使人感到非常新穎有趣。“呼”、“疑”這兩個動詞,傳達出兒童的天真爛漫之態(tài)。這四句詩,看似信手寫來,卻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寫月亮的升起:“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古代神話說,月中有仙人、桂樹、白兔。當(dāng)月亮初升的時候,先看見仙人的兩只腳,而后逐漸看見仙人和桂樹的全形,看見一輪圓月,看見月中白兔在搗藥。詩人運用這一神話傳說,寫出了月亮初生時逐漸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長,月亮漸漸地由圓而蝕:“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斌蛤埽追Q癩蛤??;大明,指月亮。傳說月蝕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嚙食而殘損,變得晦暗不明?!棒辔袈渚艦酰烊饲迩野病?,表現(xiàn)出詩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個太陽,只留下一個,使天、人都免除了災(zāi)難。詩人在這里引出這樣的英雄來,既是為現(xiàn)實中缺少這樣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這樣的英雄來掃除天下。然而,現(xiàn)實畢竟是現(xiàn)實,詩人深感失望:“**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月亮既然已經(jīng)淪沒而迷惑不清,就沒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開吧。這是無可奈何的辦法,心中的憂憤不僅沒有解除,反而加深了:“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詩人不忍一走了之,內(nèi)心矛盾重重,憂心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