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溫就那么短短幾天就和代戰(zhàn),凌霄成了好朋友,如今兩軍交戰(zhàn),他很不愿意相信,他交的這個朋友會這么做,于是向皇帝請旨,也要上戰(zhàn)場,但為了兒子的安全著想,還是宣了劉義進宮,讓他一路上好好照顧李溫。
兒子要上戰(zhàn)場,薛浩哪里還坐的住,也求到了劉義跟前,劉義知道薛浩武功不錯,如今要報效國家,他哪里會阻止,但畢竟薛浩不是正規(guī)參軍的,又是子征的岳父,他哪里能隨意安頓,雖然李溫要求把薛浩安排在他那里,但他自己就是皇帝安排的,靠不靠譜誰知道,再帶人手下的人就更不服了,劉義沒辦法,只好把薛浩安排在了他的那些親兵里面,這都是跟著自己戰(zhàn)場拼殺過的人,薛浩也算有點真本事,應該不會被小瞧的吧。
戰(zhàn)場上,代戰(zhàn)一直想讓李溫歸順西凉,被李溫拒絕了,但她硬要和李溫一戰(zhàn),李溫無奈只好出手,不過這也不像在比武,代戰(zhàn)在盼兮跟前說是走不過十招都不為過,至少他和盼兮過個百十招的沒有半點問題,從這點上看,就知道代戰(zhàn)的本事有多少了。
知道代戰(zhàn)不是他的對手,李溫一直讓著她,讓在后方觀戰(zhàn)的劉義氣的胃疼,這也就是皇子,也是他的親外甥,放在別人那兒,他早就不滿的揍人了,打不過輸了都比現在強,這哪里是比試,分明就是李溫在代戰(zhàn)公主跟前刻意表現自己的本事,怎的,朋友情義已經大到國仇家恨都可以不顧了,這么多人在這兒看著,輸了好歹是盡力了,明明能贏,卻一次次放水,這,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但跟在他身邊的人,包括能看清那兩個人的,誰看不出李溫是故意的,恐怕日后有的人嚼舌頭的。
劉義搖了搖頭,但也不能完全不管,只能等他回來后跟他好好說到,打仗這事兒豈能兒戲,如果知道會發(fā)生這樣的事,他寧愿讓李溫別跟來。
又過了一盞茶的時間,兩人最終停下手來,代戰(zhàn)看李溫對她多次手下留情,讓她沒有輸的很難看,還以為對她有意,想帶他回去西涼。
李溫只勸她早日收兵回去,代戰(zhàn)同意了,但是卻讓李溫日后一定去西涼找她,李溫無奈只好答應了。
代戰(zhàn)走后,李溫回到了劉義身邊,蘇龍看到氣氛如此的尷尬,還是幫李溫說了句話,恭維他很有大將風范,這次攻打西涼他立下了大功。
劉義看了蘇龍一眼,什么也沒說,但蘇龍就是知道,他被鄙視了,那眼神明晃晃的說著,瞎子都看得出來李溫這是為博美人一笑呢,什么大將風范,立什么大功,徒惹人笑話罷了。
劉浩冷淡的看了李溫一眼,這要不是他姑母所生的皇子,他嫡嫡親的表弟,要不是他夫人的養(yǎng)兄,他早就以軍法處置李溫了,但劉浩也不是不可以暗示一下李溫做的有問題,他騎著紅鬃烈馬叫陣,接連將包括凌霄在內的西涼好幾位大將挑下馬,其他人忍不住羨慕的看著劉浩,這才是真正的鮮衣怒馬少年郎啊,至于某人,沒眼看,沒眼看??!
西涼這邊,先是主帥被李溫打敗,后有副帥,先鋒先后落馬,西涼軍心不穩(wěn),凌霄無奈,只能建議代戰(zhàn)先行撤軍,代戰(zhàn)本就不愿與李溫作戰(zhàn),如今正好有個臺階,自然就同意了。
劉義帶著大軍回到長安,只覺得一盆狗血淋到了他頭上,不過兵不血刃,收平西涼,他還是很高興的。
劉浩回了家就跟盼兮吐槽李溫四處留情,盼兮也不知道說什么好了,人家也是官配,她能說什么,不過,
盼兮子征,既然打了勝仗,那后續(xù)和談的事?
劉浩夫人放心,那些都是文官打嘴皮子的仗,將士在外拋頭顱灑熱血都贏了,我就不信那些文官還會丟了我大唐的顏面。
事實上劉浩沒有猜錯,自從西涼王得知代戰(zhàn)為主帥打了敗陣回來后很是失望,先不說明年還得向大唐進貢,因為這次他們發(fā)起戰(zhàn)爭,估計事還沒有完呢,他也是頭疼的很。
誰知代戰(zhàn)回來后就直接告訴西涼王,她喜歡大唐皇子李溫,希望可以讓她去聯姻,這可讓西涼**怒了,剛開始聽代戰(zhàn)說,李溫打敗了她還特別照顧她的面子,西涼王覺得這不失為一樁好婚事,不過后來從凌霄那里知道,李溫已經娶妻了,西涼王直接就不愿意了,按照他們大唐的規(guī)矩,他的代戰(zhàn)要是過去了就是個妾,李溫,哼,想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