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聚會上,我們交流起戀愛狀態(tài)時,朋友小楊開始變得垂頭喪氣。
小楊和男朋友在一起一年半,明明兩個月前還信誓旦旦說:“我確信他就是我要找的那個人?!?/p>
而現(xiàn)在卻在我面前控訴著男友開始冷落她的種種“罪行”。
我一邊安慰著她,一邊驚覺她講述的感情狀態(tài)和曾經(jīng)的我驚人的相似。
特別是在我拖著行李箱差點擠不上公交回家的時候,打開手機,發(fā)現(xiàn)自己消失了這么長時間,而微信里的他竟一條消息都沒有。
“我對他來說是不是也沒有那么重要……”
“兩個人共同的幸福才有意義”
曾在微博上看過這樣的一則熱搜——“女生在感情里像豌豆公主”,大概說的是有些女孩子在感情里,就像豌豆公主那樣敏感。
隔著“許多層被子和床墊”,都能察覺出那顆不舒服的小豌豆,就算有大量緩沖層和鋪墊,還是能感覺到那些微小的不適。
如果單單拿著放大鏡去看愛情,往往只會感到無奈和磨人。
許久不見的學妹,說起男朋友的變化,倒有些輕松和釋然。
她剛和男朋友在一起的時候,男朋友稱得上是“十好男友”了,事事都會遷就她。
學妹想吃火鍋,男朋友就算上火了,也會陪她去吃。
有一次大半夜,學妹突然肚子疼得厲害,他心急地聯(lián)系她身邊的舍友、老師,用最快的方式把她送去了醫(yī)院,然后在病床前守了一夜。
她心情不好的時候,他有一百種逗她笑出來的方式;她生氣的時候,他能制造一百種浪漫溫暖的道歉方式。
但是經(jīng)歷了風風雨雨后,學妹覺得男朋友好像慢慢變了。
當學妹很想去吃一個東西,他沒有再說“好啊,我陪你去”,而是坦誠地說自己沒興趣,讓她約閨蜜一起去;
生病發(fā)燒時,他也不會很“狗血”地來宿舍樓下求宿管阿姨放他上樓,只是電話消息里叮囑要好好照顧身體;
生氣吵架時,也很少會一直好聲好氣地哄她,甚至吵完,他說兩句就走了,留下學妹自己冷靜……
那些細小的變化,讓學妹覺得有點難過,但很快又釋然了。
她說:“兩個人共同的幸福才有意義?!?/p>
感情不可能永遠都是熱戀期,在不同階段,發(fā)生一些改變是正常的。
在熱戀期時,想把這個世界上所有好的東西都給對方,那時候的愛情,是不顧一切的沖勁。
而過了那段轟轟烈烈的時期,想法就更實際一些了,想把世界上的所有美好的東西都留給“我們”。
通過兩個人的努力,去創(chuàng)造以后那個“1+1>2”的可能。
“什么是真正的愛情?”
圖片
曾經(jīng)有人在網(wǎng)上討論過“什么是真正的愛情。”
討論中越來越多的青年意識到男女相互了解,能給人帶來幸福和力量的愛情,來源于青年男女對愛情難關(guān)的積極面對。
當我和男朋友的感情進入了一個難以解釋的尷尬期。也不是不愛了,但彼此再難以泛起愛情的浪花。怎么辦呢?
那天,我和男朋友是開誠布公地聊了一整天,讓我們決定開始愛情復蘇。
男朋友想出了一個方法,定期地把對方和自己在相處之中的不足寫出來,及時溝通。
看起來有點兒傻,而且在互相“揭短”時太容易吵起來。
第一次時,他鬼鬼祟祟地背對著我寫了好長一串。
我搶過來看,其中有一條就是:“脾氣越來越差了,我做錯一點小事都要被你冷暴力很久?!?/p>
我盯著看了一小會,仿佛從這句話中看出了他寫下這句話的委屈。
我有些心虛,甚至愧疚極了。一直以來覺得感情的懈怠是由對方而起,他的不上心令我失落,殊不知自己也有責任。
熱戀期過后,我的包容和他的耐心都在退步。而誰也不愿開口,矛盾日積月累。
現(xiàn)在我們發(fā)掘了各自一堆毛病,當那些東西白紙黑字寫出來時,就是打開死結(jié)的第一步。
這個法子挺有效的。特別的是,在我們聊天框搜索“生氣”的記錄時,我發(fā)現(xiàn)這個月只有五句,似乎我的脾氣真的在慢慢變好。
其實,愛情濃度并非只會下降。
當我們及時審視自己的懈怠,尋回一開始對彼此的那份用心,愛情也會回報我們相應的溫度。
因為愛情總有一天會變成生活,但我們會把生活變成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