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貴妃墓 [13] 位于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zhèn)陵光村北冶姑嶺上,西北距昭陵陵山僅一溝之隔,依山而成,是昭陵陪葬墓中,距昭陵最近、規(guī)格最高的一座墓葬。
韋貴妃墓水平全長49.38米,由墓道、四個過洞、四個天井、前后甬道、前后墓室和四壁龕構(gòu)成。墓內(nèi)出土文物100件組,其中有一件貼金彩繪雙頭鎮(zhèn)墓獸屬稀世之物。一對彩繪貼金天王俑堪稱珍品,墓內(nèi)壁畫從墓道至墓室,都大面積保留了下來。這些壁畫內(nèi)容豐富,色彩鮮明,有威武雄健的儀衛(wèi),肅穆直立的門吏,有神情各異的給使,有亭亭玉立的侍女,有生動傳神的樂伎等。
1991年11月1日韋貴妃墓正式對外開放,墓志一方,藏于昭陵博物館。
在洛陽龍門石窟,亦有韋珪供養(yǎng)佛像一尊。
歷史評價
令狐德棻 [14] :惟太妃粵自出強(qiáng)褓,嬰罹閔兇。逮於四齡,便知號慕。每言及,哽咽悲不自騰。親(缺一字)中表,咸所嘉歡。及乎毓德蘭室,曜彩天闈,寵冠後庭,譽(yù)高同列,恒以滿盈為誡,謙揖居心。故得望賓無虧,始終若一。及之藩之后,逾荷慈遇。每降神翰,或?yàn)閱⑹ァVJ顧待之,隆莫之比也。
大意翻譯:太妃剛剛出生,嬰孩時便喪父;長到四歲時,便知道因此而痛哭。每次一說到父親,便哽咽不能自己,所以父母親兩族的族人,沒有不喜歡她的。等到她長大,在閨中修養(yǎng)德行,嫁入宮廷便光彩奪目,寵冠后宮,在同列中享有很高的聲譽(yù);但她卻能長久的以盈滿而虧的道理為誡,懷揣謙虛遜讓的心地,所以能夠讓人心悅誠服的敬仰不曾有損,始終如一。等到她之藩以后,對待晚輩更加慈愛;每次寫給別人的書信,都會對人有所啟發(fā)。所以皇帝對她的咨詢和拜訪,都十分隆重而他人不能與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