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上,整頓吏治,懲治貪官污吏。明太祖在位時期,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史稱洪武之治。同時朱元璋多次派軍北伐蒙古,取得多次勝利,最終在捕魚兒海之役大破北元,消除外患。
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大封功臣,也對功臣有所猜忌。 [48-50] 朱元璋借此興胡惟庸案和藍玉案,清理權貴和不法功勛。 [47] 1380年,朱元璋以擅權枉法之罪名殺胡惟庸, [51] 又殺御史大夫陳寧、御史中丞涂節(jié)等人,廢除中書省,不再設丞相。1390年,李善長被賜死,家屬七十余人坐死,總計株連者達三萬余人。 [47] 此后,朱元璋又借大將軍藍玉張狂跋扈之名大加誅殺, [50] 連坐被族誅的有一萬五千余人。 [52] 加上空印案與郭桓案合稱明初四大案。朱元璋通過打擊功臣、設立錦衣衛(wèi)加強特務監(jiān)視等一系列手段來加強皇權。
永樂時期
1398年,朱元璋去世。由于太子朱標早死,由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即明惠帝。建文帝為鞏固中央集權,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密謀削藩。 [53] 周王、代王、齊王、湘王等先后或被廢為庶人或被逼自殺。 [54-56] 同時以邊防為名調離燕王朱棣的精兵,欲鏟除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的建議下以“清君側,靖內難”的名義起兵,經過四年的奪位戰(zhàn)爭,最后率軍南下,攻占京師(今南京),史稱靖難之役。建文帝在宮城大火中下落不明。1402年,燕王朱棣即位,改元永樂。 [57]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
朱棣即位后,對異議者強力鎮(zhèn)壓,諸如黃子澄、齊泰等建文舊臣等都被殺。其中以方孝孺的“誅十族”和景清的“瓜蔓抄”最為慘烈。明成祖還恢復了明太祖時期后來被廢除的錦衣衛(wèi),另外他還設置了另外一個特務組織——東廠,廠衛(wèi)制度由此確立。
1405年,朱棣將北平改名北京,稱行在,設立國子監(jiān)等衙門。1416年,朱棣公布遷都的想法,隔年開始大規(guī)模營建北京,1420年完工,1421年遷都北京。
永樂時期武功昌盛,明朝收復安南,設交趾布政司。朱棣又親自率兵五征漠北打擊北元分裂后的韃靼與瓦剌。 [58] 同時授予兀良哈蒙古的朵顏、泰寧和福余三個衛(wèi)所自治權。朱棣還于1406年和1422年對兀良哈蒙古進行鎮(zhèn)壓,以維持這一地區(qū)的穩(wěn)定。 [59] 東北方面,朱棣還安撫東北女真各部,在歸附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設置衛(wèi)所,并派亦失哈安撫黑龍江下游的野人女真。1407年亦失哈在混同江廟街的對岸塔林設奴兒干都司,亦失哈并于1413年視察庫頁島,宣示明朝對此地的主權。 [60]
朱棣實行積極的外交策略,自1405年開始派鄭和下西洋,與各國進行政治經濟來往 [61] ,增長財政收入 [62-63] 的同時將朝貢制度推向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