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
1.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夏,梁王彭越謀反,廢遷蜀;復(fù)欲反,遂夷三族。立子恢為梁王,子友為淮陽王。
2.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第九》: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趙王少,不能蚤起。太后聞其獨居,使人持冘飲之。犁明,孝惠還,趙王已死。於是乃徙淮陽王友為趙王。
3. 《漢書·卷三十八·高五王傳第八》:趙幽王友,十一年立為淮陽王。
4. 《漢書·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三月,梁王彭越謀反,夷三族。詔曰:“擇可以為梁王、淮陽王者?!毖嗤蹙U、相國何等請立子恢為梁王,子友為淮陽王。罷東郡,頗益梁;罷潁川郡,頗益淮陽。
5. 《資治通鑒·卷十二》:丙午,立皇子恢為梁王。丙寅,立皇子友為淮陽王。罷東郡,頗益梁;罷潁川郡,頗益淮陽。
6.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第九》: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長樂宮,太子襲號為帝。
7. 《漢書·卷二·惠帝紀第二》:十二年四月,高祖崩。五月丙寅,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
8. 《漢書·卷三十八·高五王傳第八》:趙隱王如意死,孝惠元年,徙友王趙,凡立十四年。
9.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第九》: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蛹次粸榈?,謁高廟。元年,號令一出太后。
10.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第九》:七年正月,太后召趙王友。友以諸呂女為受后,弗愛,愛他姬,諸呂女妒,怒去,讒之於太后,誣以罪過,曰:“呂氏安得王!太后百歲後,吾必擊之”。太后怒,以故召趙王。
11. 《漢書·卷三十八·高五王傳第八》:友以諸呂女為后,不愛,愛它姬。諸呂女怒去,讒之于太后曰:“王曰‘呂氏安得王?太后百歲后,吾必擊之?!碧笈?,以故召趙王。
12.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第九》:趙王至,置邸不見,令衛(wèi)圍守之,弗與食。其群臣或竊饋,輒捕論之,趙王餓,乃歌曰:“諸呂用事兮劉氏危,迫脅王侯兮彊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誣我以惡,讒女亂國兮上曾不寤。我無忠臣兮何故棄國?自決中野兮蒼天舉直!于嗟不可悔兮寧蚤自財。為王而餓死兮誰者憐之!呂氏絕理兮讬天報仇。”
13. 《漢書·卷三十八·高五王傳第八》:趙王至,置邸不見,令衛(wèi)國守之,不得食。其群臣或竊饋之,輒捕論之。趙王餓,乃歌曰:“諸呂用事兮,劉氏微;迫脅王侯兮,強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誣我以惡;讒女亂國兮,上曾不寤。我無忠臣兮,何故棄國?自快中野兮,蒼天與直!于嗟不可悔兮,寧早自賊!為王餓死兮,誰者憐之?呂氏絕理兮,托天報仇!”
14. 《漢書·卷三·高后紀第三》:春正月丁丑,趙王友幽死于邸。
15.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第九》:丁丑,趙王幽死,以民禮葬之長安民冢次。
16. 《漢書·卷三十八·高五王傳第八》:遂幽死。以民禮葬之長安。
17. 《史記·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趙王劉遂者,其父高祖中子,名友,謚曰“幽”。幽王以憂死,故為“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