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制曰:“朕不忍致法于王,其與列侯二千石議?!薄俺紓}、臣敬、臣逸、臣福、臣賀昧死言:臣謹與列侯吏二千石臣嬰等四十三人議,皆曰『長不奉法度,不聽天子詔,乃陰聚徒黨及謀反者,厚養(yǎng)亡命,欲以有為』。臣等議論如法?!敝圃唬骸半薏蝗讨路ㄓ谕酰渖忾L死罪,廢勿王?!薄俺紓}等昧死言:長有大死罪,陛下不忍致法,幸赦,廢勿王。臣請?zhí)幨窨赖磊鲟],遣其子母從居,縣為筑蓋家室,皆廩食給薪菜鹽豉炊食器席蓐。臣等昧死請,請布告天下?!敝圃唬骸坝嬍抽L給肉日五斤,酒二斗。令故美人才人得幸者十人從居。他可。”
6.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盡誅所與謀者。于是乃遣淮南王,載以輜車,令縣以次傳。是時袁盎諫上曰:“上素驕淮南王,弗為置嚴傅相,以故至此。且淮南王為人剛,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霧露病死。陛下為有殺弟之名,柰何!”上曰:“吾特苦之耳,今復之?!笨h傳淮南王者皆不敢發(fā)車封?;茨贤跄酥^侍者曰:“誰謂乃公勇者?吾安能勇!吾以驕故不聞吾過至此。人生一世間,安能邑邑如此!”乃不食死。至雍,雍令發(fā)封,以死聞。上哭甚悲,謂袁盎曰:“吾不聽公言,卒亡淮南王?!卑辉唬骸安豢设秃?,原陛下自寬。”上曰:“為之柰何?”盎曰:“獨斬丞相、御史以謝天下乃可?!鄙霞戳钬┫唷⒂反贾T縣傳送淮南王不發(fā)封饋侍者,皆棄市。乃以列侯葬淮南王于雍,守冢三十戶。
7.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孝文八年,上憐淮南王,淮南王有子四人,皆七八歲,乃封子安為阜陵侯,子勃為安陽侯,子賜為陽周侯,子良為東成侯。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厲王曰:“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鄙下勚藝@曰:“堯舜放逐骨肉,周公殺管蔡,天下稱圣。何者?不以私害公。天下豈以我為貪淮南王地邪?”乃徙城陽王王淮南故地,而追尊謚淮南王為厲王,置園復如諸侯儀。孝文十六年,徙淮南王喜復故城陽。上憐淮南厲王廢法不軌,自使失國蚤死,乃立其三子:阜陵侯安為淮南王,安陽侯勃為衡山王,陽周侯賜為廬江王,皆復得厲王時地,參分之。東城侯良前薨,無后也。
魯元公主
魯元公主(?-前187年),劉姓,名字不詳,徐州沛縣(今江蘇省徐州市沛縣)人。漢朝西漢時期公主,漢高祖劉邦和皇后呂雉獨女。 [1]
匈奴冒頓單于來犯時,太中大夫劉敬建議和親,險些嫁入匈奴。受封魯國公主,公元前202年嫁給開國功臣張耳的兒子、趙王張敖為妻,生下兒子張偃和女兒張嫣。 [2] 呂后為鞏固勢力,將外孫女張嫣嫁給漢惠帝劉盈。
高后元年(前187年),去世,謚號為元,安葬于咸陽縣西北二十五里。(《史記正義》記載)。兒子張偃繼承魯王爵位后,作為王太后,史稱“魯元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