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司馬遷·《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jì)第九》呂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趙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趙王。
37. 司馬遷·《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jì)第九》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趙王少,不能蚤起。太后聞其獨(dú)居,使人持酖飲之。
38. 司馬遷·《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jì)第九》犁明,孝惠還,趙王已死。
39. 司馬遷·《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jì)第九》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
40. 司馬遷·《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jì)第九》居數(shù)日,乃召孝惠帝觀人彘。孝惠見,問,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歲馀不能起。使人請(qǐng)?zhí)笤唬骸按朔侨怂鶠?。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飲為淫樂,不聽政,故有病也。
41. 司馬遷·《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jì)第九》二年,楚元王、齊悼惠王皆來朝。十月,孝惠與齊王燕飲太后前,孝惠以為齊王兄,置上坐,如家人之禮。
42. 司馬遷·《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jì)第九》太后怒,乃令酌兩卮酖,置前,令齊王起為壽。齊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為壽。太后乃恐,自起泛孝惠卮。齊王怪之,因不敢飲,詳醉去。問,知其酖,齊王恐,自以為不得脫長安,憂。齊內(nèi)史士說王曰:“太后獨(dú)有孝惠與魯元公主。今王有七十馀城,而公主乃食數(shù)城。王誠以一郡上太后,為公主湯沐邑,太后必喜,王必?zé)o憂?!膘妒驱R王乃上城陽之郡,尊公主為王太后。呂后喜,許之。乃置酒齊邸,樂飲,罷,歸齊王。
43.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孝惠時(shí),為中郎將。單于嘗為書嫚呂后,不遜,呂后大怒,召諸將議之。
44.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將軍樊噲?jiān)唬骸俺荚傅檬f眾,橫行匈奴中?!敝T將皆阿呂后意,曰“然”。
45.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季布曰:“樊噲可斬也!夫高帝將兵四十余萬眾,困于平城,今噲奈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陳勝等起。于今創(chuàng)痍未瘳,噲又面諛,欲搖動(dòng)天下。”
46.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是時(shí)殿上皆恐,太后罷朝,遂不復(fù)議擊匈奴事。
47. 司馬遷·《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jì)第九》諸大臣相與陰謀曰:“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呂后以計(jì)詐名他人子,殺其母,養(yǎng)後宮,令孝惠子之,立以為後,及諸王,以彊呂氏?!?/p>
48. 司馬遷·《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jì)第九》高后已葬,以左丞相審食其為帝太傅。
49. 司馬遷·《史記·卷五十六·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陵之免丞相,呂太后乃徙平為右丞相,以辟陽侯審食其為左丞相。左丞相不治,常給事于中。
50. 班固·《漢書·卷二·惠帝紀(jì)第二 》秋八月戊寅,帝崩于未央宮。九月辛丑,葬安陵
51. 司馬遷·《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jì)第九》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