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班固《漢書 高五王傳》載:齊有宦者徐甲,入事漢皇太后。皇太后有愛女曰修成君,修成君非劉氏子,太后憐之。修成君有女娥,太后欲嫁之于諸侯。宦者甲乃請使齊,必令王上書請娥?;侍蟠笙?,使甲之齊。時主父偃知甲之使齊以取后事,亦因謂甲:“即事成,幸言偃女愿得充王后宮?!奔字笼R,風以此事。紀太后怒曰:“王有后,后宮備具。且甲,齊貧人,及為宦者入事漢,初無補益,乃欲亂吾王家!且主父偃何為者?乃欲以女充后宮!”甲大窮,還報皇太后曰:“王已愿尚娥,然事有所害,恐如燕王。”燕王者,與其子昆弟奸,坐死。故以燕感太后。太后曰:“毋復言嫁女齊事!”
53. 班固《漢書 外戚傳上》載:因賜湯沐邑,號修成君。男女各一人,女嫁諸侯
54. 班固《漢書 外戚傳上》載:太后凡立二十五年,后景帝十五歲,元朔三年崩,合葬陽陵。
56. 班固《漢書·外戚傳》:“孝景王皇后,武帝母也。父王仲,槐里人也?!?/p>
57. 司馬遷《史記·外戚世家》:“蓋侯信好酒。田蚡、勝貪,巧於文辭?!?/p>
59. 班固《漢書·外戚傳》:“初,皇太后微時所為金王孫生女俗,在民間,蓋諱之也?!?/p>
61. 司馬遷《史記·外戚世家》:“王太后長女號曰平陽公主,【正義】:括地志云:“平陽故城即晉州城西面,今平陽故城東面也。城記云堯筑也。”次為南宮公主,【正義】:南宮,冀州縣也。次為林慮公主?!舅麟[】:縣名,屬河內。本名隆慮,避殤帝諱,改名林慮。慮音廬?!菊x】:林慮,相州縣也?!?/p>
62. 《漢武故事》說篡一逸事一:太子年十四即位,改號建元。長主伐其功,求欲無厭,上患之。皇后寵亦衰?;侍笾^上曰:“汝新即位,先為明堂。太皇太后已怒,今又忤長主,必重得罪。婦人性易悅,深慎之。”上納皇太后戒,復與長主和,皇后寵幸如初。
栗姬
栗姬,生卒年、家世及名諱皆不詳,齊國人,漢景帝劉啟的妃妾。
早年受皇太子劉啟寵愛,為劉啟生下三子:劉榮、劉德、劉閼于。栗姬年紀漸長,逐漸失寵于景帝。劉榮作為景帝長子,先是被立為太子,后來因栗姬心胸不夠寬廣而被廢,栗姬憂郁而死。
司馬遷說:“栗姬負罪,王氏乃遂?!薄妒酚洝ぬ饭孕颉?/p>
栗姬墓在景帝陽陵以北,是陽陵北唯二兩座陪葬墓的其中之一。
早年受寵
栗姬得寵于早期。從她的生育狀況來看,漢景帝劉啟還是太子時,栗姬很受寵愛。她可能是劉啟第一個寵愛的妃子,因為劉啟的長子劉榮、次子劉德、三子劉閼于都是栗姬所生。
劉啟做太子時,生有九個兒子。前三子是栗姬所生,四子劉馀、五子劉非、八子劉端是程姬所生;七子劉彭祖、九子劉勝是賈夫人所生;六子劉發(fā)是唐姬(程姬侍者)所生。當太子劉啟的第十子劉徹還在母親肚子里時,漢文帝駕崩,太子劉啟即位(公元前156年),即漢景帝。
立儲風波
景帝的皇后薄氏是景帝為太子時的太子妃,是薄太后的族人。薄皇后的婚姻很不幸,她從太子妃到皇后,數(shù)年無子亦無寵。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薄太后(太皇太后)病逝,薄皇后最大的靠山?jīng)]了,她的皇后位置亦岌岌可危。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景帝立栗姬所生的庶長子劉榮為皇太子,史稱栗太子。同一天,王娡之子、虛歲四歲的劉徹被立為膠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