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
1 《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鉤弋夫人姓趙氏,河間人也。
2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孝武鉤弋趙婕妤,昭帝母也,家在河間。
3 清代顏希源著、王翙繪《百美新詠圖傳》
4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武帝巡狩過河間,望氣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
5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既至,女兩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時伸。由是得幸,號曰拳夫人。
6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先是,其父坐法宮刑,為中黃門,死長安,葬雍門。
7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拳夫人進(jìn)為婕妤,居鉤弋宮。大有寵,太始三年生昭帝,號鉤弋子。任身十四月乃生,上曰:“聞昔堯十四月而生,今鉤弋亦然?!蹦嗣渌T曰堯母門。
8 《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衛(wèi)太子廢後,未復(fù)立太子。
9 《史記·卷六十·三王世家第三十》:子閎王齊,年少,無有子,立,不幸早死,國絕,為郡。
10 《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而燕王旦上書,原歸國入宿衛(wèi)。武帝怒,立斬其使者於北闕。
11 《漢書·卷六十三·武五子傳第三十三》:胥壯大,好倡樂逸游,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獸。動作無法度,故終不得為漢嗣。
12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鉤弋子年五六歲,壯大多知,上常言“類我”,又感其生與眾異,甚奇愛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母少,恐女主顓恣亂國家,猶與久之。
13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鉤弋婕妤從幸甘泉,有過見譴,以憂死,因葬云陽。
14 《漢書·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傳第三十八》:上乃使黃門畫者畫周公負(fù)成王朝諸侯以賜光。
15 《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上居甘泉宮,召畫工圖畫周公負(fù)成王也。於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後數(shù)日,帝譴責(zé)鉤弋夫人。夫人脫簪珥叩頭。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獄!”夫人還顧,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夫人死云陽宮。時暴風(fēng)揚塵,百姓感傷。使者夜持棺往葬之,封識其處。
16 《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其後帝閑居,問左右曰:“人言云何?”左右對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國家所以亂也,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女不聞呂后邪?”
17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后上疾病,乃立鉤弋子為皇太子。拜奉車都尉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輔少主。
18 《三輔黃圖》: “昭帝母趙婕妤云陵,在云陽甘泉宮南,今人呼為女陵?!?/p>
19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昭帝即位,追尊鉤弋婕妤為皇太后,發(fā)卒二萬人起云陵,邑三千戶。追尊外祖趙父為順成侯,詔右扶風(fēng)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如法。順成侯有姊君姁,賜錢二百萬,奴婢第宅以充實焉。諸昆弟各以親疏受賞賜。趙氏無在位者,唯趙父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