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晉·王嘉《拾遺記·前漢上》:“ 元封元年, 浮忻國 貢蘭金之泥……常以此泥封諸函匣及諸宮門,鬼魅不敢干。當(dāng)漢世,上將出征,及使絕國,多以此泥為璽封?!?/p>
15 《漢書·武五子傳》:帝崩,太子立,是為孝昭帝,賜諸侯王璽書。旦得書,不肯哭,曰:“璽書封小。京師疑有變。”
16 《漢書·武五子傳》:遣幸臣壽西長、孫縱之、王孺等之長安,以問禮儀為名。
17 《漢書·武五子傳》:王孺見執(zhí)金吾廣意,問:“帝崩所???立者誰子?年幾歲?”廣意言:“待詔五莋宮,宮中讠雚言帝崩,諸將軍共立太子為帝,年八九歲,葬時(shí)不出臨?!?/p>
18 《漢書·卷七·昭帝紀(jì)第七》:明日,武帝崩。戊辰,太子即皇帝位,謁高廟。帝姊鄂邑公主益湯沐邑,為長公主,共養(yǎng)省中。
19 《漢書·武五子傳》:歸以報(bào)王。王曰:“上棄群臣,無語言,蓋主又不得見,甚可怪也?!?/p>
20 按:此次封賞,諸王及公主均有。又,通鑒載賞錢曰三十萬。
21 《漢書·昭帝紀(jì)》:始元元年春二月,益封燕王、廣陵王及鄂邑長公主各萬三千戶。
22 《漢書·武五子傳》: 復(fù)遣中大夫至京師上書言:“竊見孝武皇帝躬圣道,孝宗廟,慈愛骨肉,和集兆民,德配天地,明并日月,威武洋溢,遠(yuǎn)方執(zhí)寶而朝,增郡數(shù)十,斥地且倍,封泰山,禪梁父,巡狩天下,遠(yuǎn)方珍物陳于太廟,德甚休盛,請立廟郡國?!弊鄨?bào)聞。時(shí)大將軍霍光秉政,褒賜燕王錢三千萬,益封萬三千戶。旦怒曰:“我當(dāng)為帝,何賜也!”
23 《漢書·武五子傳》:遂與宗室中山哀王子劉長、齊孝王孫劉澤等結(jié)謀,詐言以武帝時(shí)受詔,得職吏事,修武備,備非常。
24 《漢書·武五子傳》:長于是為旦命令群臣曰:“寡人賴先帝休德,獲奉北藩,親受明詔,職吏事,領(lǐng)庫兵,飭武備,任重職大,夙夜兢兢,子大夫?qū)⒑我砸?guī)佐寡人?且燕國雖小,成周之建國也,上自召公,下及昭、襄,于今千載,豈可謂無賢哉?寡人束帶聽朝三十余年,曾無聞焉。其者寡人之不及與?意亦子大夫之思有所不至乎?其咎安在?方今寡人欲撟邪防非,章聞?chuàng)P和,撫慰百姓,移風(fēng)易俗,厥路何由?子大夫其各悉心以對,寡人將察焉。”
25 《漢書·武五子傳》:群臣皆免冠謝。郎中成軫謂旦曰:“大王失職,獨(dú)可起而索,不可坐而得也。大王一起,國中雖女子皆奮臂隨大王。”
26 《漢書·武五子傳》:即與劉澤謀為奸書,言少帝非武帝子,大臣所共立,天下宜共伐之。使人傳行郡國,以搖動(dòng)百姓。
27 《漢書·武五子傳》:旦曰:“前高后時(shí),偽立子弘為皇帝,諸侯交手事之八年。呂太后崩,大臣誅諸呂,迎立文帝,天下乃知非孝惠子也。我親武帝長子,反不得立,上書請立廟,又不聽。立者疑非劉氏?!?/p>
28 《漢書·武五子傳》:旦遂招來郡國奸人,賦斂銅鐵作甲兵,數(shù)閱其車騎材官卒,建旌旗鼓車,旄頭先驅(qū),郎中侍從者著貂羽,黃金附蟬,皆號侍中。旦從相、中尉以下,勒車騎,發(fā)民會圍,大獵文安縣,以講士馬,須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