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樂成:元鼎五年,侯義坐言五利侯不道,棄市,國除。
墓葬編輯 播報
在衛(wèi)長公主的封邑當利故城之南,有一大冢,傳為“欒大墓”。墓為高規(guī)格的覆斗狀,解放初長寬各61米,高13米。如今仍有直徑約8米、高約6米的磚砌土塋。欒大因欺騙漢武帝被殺,卻有如此規(guī)格的墓冢,被葬在衛(wèi)長公主的食邑當利,或許是武帝看在衛(wèi)長公主面上默許,或許衛(wèi)長公主不顧父親有意為之。
鄂邑長公主(?―前80年),劉姓,名字不詳,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人。西漢時期公主,漢武帝劉徹的女兒,漢昭帝劉弗陵異母姐。
漢武帝時期,冊封鄂邑公主, [1] 。出嫁蓋侯王充耳,又稱“蓋主”。漢武帝死后, [2] ,撫養(yǎng)漢昭帝,多次增加爵邑。漢昭帝繼位,進封鄂邑長公主,再嫁樂成侯丁義。元鳳元年(前80年),聯(lián)合燕王劉旦、左將軍上官桀父子、御史大夫桑弘羊等合謀誅除執(zhí)政霍光。事敗之后,自殺身亡。
2014年11月12日,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對一座位于陜西省藍田縣華胥鎮(zhèn)支家溝村的大型墓葬進行了細致的發(fā)掘與研究,確定這座墓葬主人為漢武帝之女鄂邑長公主。
鄂邑蓋長公主(?――前80年),庶出,排行不明。
史書并無鄂邑長公主之母的記載。其丈夫也無明確記載。公主有一子名文信,一孫名譚,一孫女為河間王后(推測應(yīng)是嫁給河間孝王劉慶,前97-前54年在位)。但鄂邑公主在其夫死后,愛上一個平民--丁外人,據(jù)居延新簡記載,公主有一孫子叫丁子沱,故有猜測丁子沱是公主與丁外人的孫子,公主的丈夫是蓋侯。
但也有一種可能,即公主的母親姓蓋,類似竇皇后的女兒稱為竇太主、衛(wèi)皇后的女兒稱為衛(wèi)長公主、漢簡二年律令中李公主、申徒公主、榮公主、傅公主等史書不見載而以母姓稱之的慣例,鄂邑公主也被稱為蓋主,她嫁了丁姓列侯---樂成侯丁義,丁子沱是公主合法的孫子。
漢昭帝即位時,年僅八歲,因其母趙婕妤被漢武帝賜死,并無母親看顧。時因鄂邑公主為漢昭帝唯一活著的姐姐,鄂邑公主便撫養(yǎng)漢昭帝于宮中。漢昭帝即位當天,便封鄂邑公主為鄂邑長公主,并對鄂邑公主多次益封爵邑。鄂邑公主和兒子的門客丁外人私通,漢昭帝和大將軍霍光聽說此事,便下詔命令丁外人侍奉鄂邑長公主。 [1-2] [3]
鄂邑長公主挑選了周陽氏的女子送進宮來,把她許配給漢昭帝。正好上官安也有個女兒上官氏(即后來的上官皇后),也就是輔政大臣霍光的外孫女,與漢昭帝年齡相仿,上官安就勸說霍光把上官氏送進宮去?;艄庹J為孩子還小,就沒有答應(yīng)。上官安平時和丁外人很要好,就去勸說丁外人:“聽說長公主要挑選女子進宮,我的女兒容貌端正,如果能趁長公主選女入宮的機會進宮做了皇后,我們父子(指上官安與其父上官桀)在朝廷為官,又有椒房為倚重,就全靠你成全了。漢家的舊例是讓列侯娶公主為妻,你還擔心封不了侯嗎?”丁外人十分高興,把這件事告訴公主,公主認為很有道理,就下詔召上官安的女兒進宮做了婕妤,上官安封為騎都尉。又過了一個多月,就冊立上官氏為皇后,當時上官皇后才只有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