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新簡之《甘露二年丞相御史書》
甘露二年五月己丑朔甲辰朔(衍字),丞相少史充、御史守少史仁以請,詔有逐驗大逆無道故廣陵王胥御者惠同產(chǎn)苐,故長公主苐御大婢外人,移郡大守:逐得試知。外人者,故長公主大奴.千秋等曰:外人,一名麗戎,字中夫,前太子守觀奴嬰齊妻,前死。麗戎從母捐之,字子文。私男苐偃,居主馬市里第。捐之姊子,故安道候奴林,取不審里男子字游為麗戎婿,以牛馬就載,籍田倉為事。始元二年中(前85年),主女孫為河間王后,與捐之偕之國。后麗戎、游從居主柧(?)莽(?)苐,養(yǎng)男孫丁子沱。元鳳元年中(前80年),主死,絕戶。奴婢沒入諸官。
丈夫
樂成侯丁義
子女
丁文信
孫子女
丁子沱
丁譚
河間王后
墓址發(fā)現(xiàn)編輯 播報
推翻傳說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為配合西安至商州高速公路建設,于2009年底開始對藍田境內的工程建設用地進行考古鉆探,共發(fā)現(xiàn)了3處史前遺址,4處古代墓葬群,共計70余座古墓葬,位于華胥鎮(zhèn)支家溝村的這座大墓便是其中之一。 [13]
按當?shù)亓鱾饕丫玫恼f法,這座墓的主人,是當年刺殺秦始皇的刺客荊軻。因為后世之人崇拜他的英雄氣概,所以他的封土越筑越高。
但考古發(fā)掘的結論卻推翻了這個流傳已久的說法——這座墓應該是一座高等級的漢墓,和荊軻沒有一點關系。至于它的主人,負責大墓發(fā)掘工作的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段毅,通過翻閱史料,比對出土文物,鎖定在了漢武帝之女,漢昭帝之姊——鄂邑長公主。
兩件宦官俑鎖定墓主身份
確定墓主人為鄂邑長公主的過程就像破案,考古專家必須在出土的3900余件組文物中尋找蛛絲馬跡。
首先是封土的高度,按照《漢律》“列侯墳高四丈(大約相當于今天的9.2米)”的規(guī)定,這座10米高的墓葬,主人的身份至少是列侯級別。 [13]
而在墓內發(fā)現(xiàn)的五銖錢,通過比對得知,應為漢武帝元狩年間所制,這就將墓葬的時代上限大致鎖定在不早于武帝元狩五年( 公元前118 年) 。至于時代的下限,根據(jù)墓室“少磚”的修筑特點,應該在漢宣帝時代之前。
即使這樣,符合條件的人仍然很多。直到兩件宦者俑被專家從170余件陶俑中識別出來,墓主人身份的范圍進一步被縮小了——因為這種陶俑,屬西漢皇家專用隨葬品,多發(fā)現(xiàn)于關中地區(qū),一般不用于除皇室以外的大臣。
與此同時,關于墓葬內遺骨的鑒定也很快得出了結果——為一位成年女性,這一結論直接直接鎖定了墓主人。
參考資料
1 班固《漢書 昭帝紀》載: 明日,武帝崩。戊辰,太子即皇帝位,謁高廟。帝姊鄂邑公主益湯沐邑,為長公主,共養(yǎng)省中。
2 班固《漢書 外戚傳上》載:燕王大喜,上書稱:“子路喪姊,期而不除,孔子非之。子路曰:‘由不幸寡兄弟,不忍除之?!试弧^過知仁’。今臣與陛下獨有長公主為姊,陛下幸使丁外人侍之,外人宜蒙爵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