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忠,當今皇上最寵愛的妃子楊貴妃的族兄,如今雖然只是個小小的金吾兵曹,但李林甫卻相信,有楊貴妃和她的三個姐姐在,楊國忠鐵定不會在那個位置待的太久。
但楊國忠的野心,李林甫是看的出來的。
這天下十大節(jié)度使,李林甫以得其三,河西節(jié)度使蕭崇,一個范陽節(jié)度使史思明,一個平盧節(jié)度使安祿山,幾乎可以說,李林甫手里已經(jīng)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的兵馬了。
李林甫幾乎可以自信點的說,還沒他不能收買的人,可是這只是幾乎,偏偏有人例外了,這個人就是劍南節(jié)度使章仇兼瓊。
他不但拒絕了李林甫的收買,甚至因為討好了楊貴妃和楊國忠,短時間內(nèi)李林甫都不敢拿他怎么樣。
楊國忠偏偏收了章仇兼瓊的禮,一點也不顧忌他李林甫的面子,甚至算得上結(jié)仇了。
沒想到這一次楊國忠卻不請自來,來討好他李林甫么?有一個寵妃楊貴妃當后盾,楊國忠仕途不愁,甚至以后和他李林甫平起平坐也不是不可能,根本不用來討好他。
為什么?楊國忠和太子或者張九齡有仇么?也不太可能,楊國忠是這兩年才來的長安,以前只是在西川屯田,過得窮困潦倒。
唯一的可能是,楊國忠主動要和太子和張九齡結(jié)仇,為什么?而李林甫只想到一種可能,楊玉環(huán)在覬覦太子之位,或許可以換一種說法,楊玉環(huán)已經(jīng)懷上了龍種!
所以,楊國忠很可能是有備而來。
李林甫見楊國忠進了主廳,雖然已是宰相之尊,卻依舊起身相迎。
李林甫道:“本是尚書臺與屬下官員小聚而已,不想楊老弟駕臨,真是蓬蓽生輝?。 ?/p>
楊國忠受寵若驚道:“宰相大人客氣了,小小兵曹而已,怎能當?shù)闷鹑绱硕Y數(shù),折壽折壽!”
禮部侍郎王珂笑道:“二位大人都這么客氣,宰相大人,楊大人今天在路上碰到我,聽說府中有個小聚會,便跟著來了,還說給宰相大人準備消愁解恨的良藥!”
李林甫饒有興趣的楊國忠,道:“本相倒是很感興趣,到底是什么良藥!楊老弟,坐下說”
楊國忠拱手道:“宰相大人,這幾日,朝廷上下為史思明大人這事,鬧得沸沸揚揚,小的雖然只是金吾兵曹,但是這顆拳拳之心,依舊要為他打抱不平啊!”
李林甫笑道:“沒想到楊老弟也是性情中人?!?/p>
楊國忠道:“哎,這兵家之事,本來并沒有萬全之策,就算事先萬般籌劃,也有失敗的可能,故古有勝敗乃兵家常事的說法?!?/p>
李林甫點點頭道:“沒錯!”
其余官員也相視點頭,表示同意,然后眾人都看著他,想聽他的下文。
楊國忠繼續(xù)道:“范陽節(jié)度使史思明大人,出兵契丹,本意是揚我大唐國威,開我大唐國土,其志高遠,其行更是無過,只是結(jié)局不美,令人嘆息。”
四周的官員們,都為之扼腕嘆息。
楊國忠再道:“若想一遇戰(zhàn)事,將領(lǐng)們安心領(lǐng)兵,盡心指揮,而士兵們英勇作戰(zhàn),不懼生死,就必須做到賞罰分明,而史思明大人,只是天時不美,并未人為,若是因此事此事而被坐罪,將來還有誰愿意為朝廷效命??!?/p>
郭子儀聽了楊國忠的話,倒是覺得很富有煽動性,特別是針對這些想保住史思明的身家性命的人來說,這些話正是他們想聽的,不過這話并沒有什么營養(yǎng),空話而已。
李林甫也明白,但他覺得楊國忠的話之后,應(yīng)該還有東西,于是道:“接著說!”
楊國忠也沒有再故弄玄虛,說道:”但此事已經(jīng)鬧大,朝廷上下虛偽之人,眾口鑠金,如果因此事和張九齡與太子爭斗,弄的朝局不穩(wěn),不僅會兩敗俱傷,更會惹得天子震怒,得不償失,所以我們應(yīng)該另辟蹊徑!”
李林甫道:“從何處另辟蹊徑?”
楊國忠頓了頓,道:“宰相大人,可知道韋堅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