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終是結(jié)束了。
皇帝看著倒在血泊里的兩人愣了神。
恍惚中,似乎所有被他害死的人都緩緩走來,在他身前站定,訴說著冤屈。
控訴聲中還夾雜著一絲小姑娘的嗚咽——是嫻兒。那個不滿五歲,被他親手毀了的外甥女。
“你不傻,只是有些呆呆的而已,以后…我就叫你阿呆哥哥吧!”
“表哥表哥,你教教我這套動作嘛!”
“你才不如人,武也遜色,實(shí)在是妄為太子!”
“阿呆哥哥,我穿這喜袍,好看嗎?”
“你還是從前那般稱呼我哥哥便好。”
“各自安好,以后,我會讓寶寶叫你舅舅…”
“舅舅!”
“太子殿下…”
“您能不能放過我妻兒…”
“樁樁件件,哪一個沒有皇上您的參與?!”
“所有人,給我把弓拉滿!”
“楊淏你站在那里不許動!”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碎琉璃脆,玉郎,別想甩掉我……”
無數(shù)聲音一齊涌進(jìn)腦海,只覺一陣頭懸目眩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
“楊將軍,你帶他們回去吧…”
這聲音還雖充滿稚氣,倒也堅定有力量。
說話的正是當(dāng)朝太子,年僅十歲,天賦異稟。
“張將軍衷心護(hù)國,乃我朝功臣,是父親委屈了他…”
……
“辮兒,走吧,我送你和漣兒回家…”
生同枕,死同穴,他二人,生死兩不疑。
回了張府,上下丫鬟小廝都還站在門口沒有離開。
楊淏看著他們沙啞著嗓子,忍著哭腔。
“你們,怎么還沒走……”
“將軍和夫人待我們有恩,自然不能扔下小少爺一人,再說…也該送他們最后一程…”
進(jìn)了書房,芷秋軟在椅子上,手里攥著信泣不成聲。
身旁兩個孩子不懂這是怎么一回事,緊緊靠在一起,眼神里充斥著無助和恐懼。
“阿秋…我?guī)麄兓貋砹恕?/p>
楊淏扶芷秋起來,接過了手里的信——是漣兒寫的。
楊哥,嫂子:
見字如面。
你們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和張磊應(yīng)該已經(jīng)不在了。其實(shí)那些事我早就知道了,可是既然你們都不希望我知道,我便裝作不知道罷。我說過,他出事,我絕不獨(dú)活。今日一別,便是永遠(yuǎn),勇兒就辛苦你們照顧,我和辮兒就不能陪他長大啦。這些年,沒少麻煩你們,這里道一聲謝。我倆命薄,沒機(jī)會享福。你們一定要好好的,陪著兩個孩子長大,成家,立業(yè)。以后,就不麻煩你們啦,記得,一定要幸福啊。
上官漣
喪禮過后,楊淏把漣兒和張磊留下的信一一封好,收進(jìn)了他們成親時張磊送來的那個盒子里,擺在書架最上面。
“辮兒,再見啦…好好陪陪漣兒,你不在的那幾天,她過的煎熬。也別忘了去看看嫻兒,告訴她,干爹干娘…也想她……要是累了就回來看看,你們的屋子都沒動,愛吃的芷秋都給你們準(zhǔn)備著呢…勇兒也好,只是常常喊著要爹娘……別忘了我們……別忘了我們曾經(jīng)兄弟一場…”
送走府里最后一個丫鬟,楊淏和芷秋站在張府院里的梧桐樹下,看著四周空蕩蕩的不免又一陣傷心。
石桌還在,那株狐尾百合也還在,梧桐樹還站在那,屋里的陳設(shè)都還是原來的模樣。
只是原來坐在石桌旁的姑娘走了,為姑娘簪上鮮花的將軍也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