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溫薈所提到的只報了一半的仇,另一半自然是指向了愉妃。愉妃所犯下的惡事,與嘉妃相比,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愉妃在宮中的地位卻極為重要,她作為皇后的得力助手,替皇后處理了許多棘手的事務(wù),是皇后的左膀右臂。
因此,溫薈認為就這么輕易地讓愉妃死去,實在是太過無趣,也太過于便宜了她。
“五阿哥現(xiàn)在情況如何?”溫薈突然詢問起五阿哥的狀況。
“林太醫(yī)已經(jīng)為五阿哥診治過了,但五阿哥身上的熱毒卻難以根治。若是不能得到細致的照料,恐怕他活不了太久?!笔虖幕卮鸬?。
原來,五阿哥之前曾經(jīng)感染過傷風(fēng),當(dāng)時大家都以為只是普通的寒氣入體所致的風(fēng)寒。然而,由于五阿哥自出生起便習(xí)慣于用冷水沐浴,寒氣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深入骨髓。雖然目前五阿哥年紀(jì)尚小,癥狀并不明顯,但等到他成年之后,必將感受到深入骨髓的疼痛。
“讓林太醫(yī)多加留意五阿哥的病情吧,盡量減輕他的痛苦。”溫薈的神情顯得有些復(fù)雜。
在溫薈看來,五阿哥雖然身處宮廷之中,但他的本性卻是善良的,與他那位不擇手段的額娘截然不同。
林太醫(yī)接到了溫薈的吩咐后,對五阿哥的病情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五阿哥的病情逐漸得到了控制,身體狀況也有了明顯的好轉(zhuǎn)。
嘉妃徹底傷了身體,極度虛弱。在宮中眾人的眼中,都認為是玫嬪因為心生怨恨而報復(fù)了嘉妃。就連皇后都是這么以為的。
然而,皇后看著曾經(jīng)與自己針鋒相對的嘉妃如今落得如此下場,臉上卻露出了掩飾不住的嘲諷之意。
在請安的時候,由于嘉妃未能出席,皇后便與愉妃一唱一和的,對嘉妃的遭遇明里暗里地進行了一番冷嘲熱諷。
這些話語自然傳到了嘉妃的耳中,使得她對皇后的恨意更加深重。
嘉妃甚至開始懷疑,一個小小的玫嬪怎么可能有膽子加害于她,背后肯定有皇后的推波助瀾。
嘉妃想著等她身體好了,再報復(fù)皇后。
……
轉(zhuǎn)眼到了舒嬪生產(chǎn)。
皇帝心里有幾分著急,但又想著欽天監(jiān)所說的,便沒有前往儲秀宮。
舒嬪難產(chǎn),幾個接生姥姥廢了好大的功夫,舒嬪才將皇子艱難地生了下來。
可是皇子在母胎里憋的有點久,生下來很是虛弱,所以小皇子得細心用藥養(yǎng)著。
皇帝嘆了一口氣,還是下旨封舒嬪為舒妃。
太后倒是十分喜愛小皇子,讓太醫(yī)好好給小皇子診治,養(yǎng)好身體。太后不僅給舒妃帶來了名貴的山參,還重賞了接生姥姥和太醫(yī)。
不過,眼看著小皇子滿月,依舊很是虛弱,皇帝又想起欽天監(jiān)說的父子相克之兆,怕小皇子在宮里長不大。
于是想著還是先把小皇子先送出宮養(yǎng),等過幾年再把小皇子接回宮。
以前一直都有將皇子抱出宮交給王公大臣撫養(yǎng)的例子,于是皇帝同意了,將小皇子送到了誠親王府上養(yǎng)著。
舒妃見自己兒子才滿月就被抱走了,她如何舍得。
拖著虛弱的身體,向皇帝求情,甚至去求了太后,讓她勸阻皇帝。
畢竟是自己的兒子,皇帝也不舍的,但他也不想背上一個克子的名聲,只能態(tài)度強硬讓人將皇子抱走了,太后見皇帝如此決絕,也勸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