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回宮。
李景玄率領(lǐng)百官在宮門口相迎。
太后的儀駕停宮門口,太后身邊的宮人緩緩扶著她下來。
“兒臣恭迎母后。”李景玄向太后作揖。
太后深紫蹙金鳳紋大禮服,繁復的金線針腳透過雕花隔扇的微光下流轉(zhuǎn)著冰冷輝芒。
那鳳銜珠攢成的高髻紋絲不動,襯得她面容愈發(fā)沉肅。
她鳳眸看向李景玄,微微頷首“皇帝有心了。”
“母后一路辛苦?!?/p>
李景玄聲音溫和,他扶著太后的手臂,一路往太后的慈安宮走去。
一到慈安宮,太后落座那鋪著明黃鳳穿牡丹織金錦墊的紫檀寶座,指尖輕輕拂過扶手頂端那枚溫潤如脂的白玉鳳首,感受著那深入紋理的微涼。
她面色冷了一些“聽說皇帝這些日子正忙著,改了不少舊制?”
“母后,兒臣所為不過是為了天下百姓,如今,江南織造上供的銀兩比往年多了不少,邊疆苦寒,將士們也有充足的糧草了,母后有何提議?”李景玄一句話,讓太后一噎。
“太后的指甲在白玉雕成的鳳喙上輕輕一叩,一聲清響回蕩在空曠大殿內(nèi),格外清晰。“利國利民,是皇帝的本分,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彼P眸深處銳光一閃,如古井投石,“只是皇帝年歲日長,登基也已三載。這后宮虛設,哀家在行宮靜養(yǎng)時,每每思及此事,夜不能寐——”
她嘆息一聲,“先帝在你這個年紀時,皇子都已蹣跚學步了。國之根本,在于社稷承嗣?;实?,此事非同小可,關(guān)乎大統(tǒng)穩(wěn)固,關(guān)乎天下萬民之心?!?/p>
鋪墊已盡,她的話鋒陡然直刺核心,不留半分余地:“這選嬪妃充盈宮闈一事,斷然不能再拖延了。”話音落下,殿內(nèi)落針可聞。
太后心里算計著,讓母家的姑娘進宮。
李景玄面上的溫和笑意依舊,只是眼底深處,那潭平靜的湖水之下,似有暗流飛速掠過。
“選秀一事,勞民傷財,不必大辦。”李景玄輕描淡寫說道。
“哀家知道,只是,這皇室血脈乃蒼生所望,祖宗社稷之所系,一拖再拖,總非長久之計?!彼砸煌nD,望向殿外繁花正盛的院子,“既然大選勞民傷財不宜輕動,那不如……折中而行?”
太后著急,皇帝一拖再拖,她看好的許家女兒可要嫁出去了。
李景玄抬眸,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探詢意味看向太后。
“哀家回宮前便琢磨著,”太后唇邊勾起一抹極淡、意味難明的淺笑,“過幾日,宮中設宴祈福,宴請宗室及幾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眷屬?!?/p>
她指尖輕輕敲擊著那溫潤的白玉鳳首扶手,“既然都是親近之家,趁著祈福吉日,順道讓幾家門第相當、素有清名的世家貴女也入宮赴宴,一來增添幾分喜慶,二來……”
她的目光牢牢鎖住李景玄,“也讓皇帝有暇細細看看,也好從中擇選一二品貌才德俱佳者,先行聘入宮中,以應天心民意,亦解宗廟之憂。如此,既不鋪張靡費,又周全了禮制法度,豈非兩全?皇帝……以為呢?”
她心目中屬意的,必然是那些能與她緊密聯(lián)結(jié)、互為倚重的名門之女。那“許家女兒”,便是她早早看中的。
李景玄知道太后是下定了決心,要把許家女兒送進宮的……
他收斂神色“母后所言,兒臣會細細考慮。母后舟車勞頓,該好好休息,兒臣先告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