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王一行人來的快,走的也快 唯一不一樣的是走的時候帶走了塞婭公主在這邊娶的夫君
一切都如永琮(東華)他們所計劃的那般順利地進行著 果然為了榮華富貴,為了可以抬旗 無論是已經(jīng)失去了乾隆寵愛的令妃,還是被貶為六品小官的福倫一家都沒有放棄這個機會
在眾人裝模作樣的輸了比賽后 自認為文武全才都是一等一的福爾康跳上了比賽場地 塞婭公主也知道自己的情況 知道皇上不可能真的讓自己娶了朝中重臣的兒子回西藏 而自己和父王也沒有打算娶一個有在大清朝為高權(quán)重的父親的兒子回西藏
畢竟若是真的娶了這么一個能干的夫君回西藏 自己還要時刻防備著他,以防他插手對西藏的政治權(quán)利 畢竟一個在大清朝深受皇上重用的父親,能夠給予兒子的幫助是無法想象的 自己早在知道要在大清朝選擇一個夫君的時候 父王就告訴過自己不要選那些朝中重臣的兒子 隨便娶一個回來就是 畢竟一般家族又怎會有能力給予自己兒子幫助
想來大清的皇上也是這樣想的 如若不然大清地大物博 又怎么會沒有人能打得過自己帶來的幾個三流武士呢 默契就是在這么不經(jīng)意間就形成的
為了以防萬一 在定下塞婭公主與福爾康的婚約之后 乾隆直接將婚禮的日子挑選在了塞婭公主他們離京的前一天 第二天福爾康就直接被塞婭公主他們帶回了西藏 福倫一家滿心的期待終究是要落空的 至于他們一家知道了真相之后的反應(yīng),就不在乾隆和睿親王他們的考慮范圍了
隨著福爾康遠走西藏 福爾泰這個算得上是福家唯一還有點頭腦的人 也漸漸看明白了如今自己的處境和五阿哥永琪的處境 只是一直以來他都不是很受父母的待見 哪怕他是五阿哥的伴讀 在五阿哥那里他也比不上自己的哥哥福爾康 因此,無論他說什么他的父母和五阿哥都未曾重視 覺得他處處不如福爾康
在這樣的情況下福爾泰毅然地選擇了離開了家里 去往邊關(guān)投身軍營 對于他的離去他的父母是咒罵 只覺得他果真是一個狼心狗肺之人 五阿哥永琪也只是在埋怨之后就放在了一邊
…………………………………………………
日子過得飛快
轉(zhuǎn)眼間紫薇已經(jīng)在皇宮生活了兩年 如今的她早已經(jīng)出了孝期 在這兩年里她和皇后娘娘感情越發(fā)的深厚 雖不是親生母女卻勝似母女 在她出了孝期之后皇后娘娘便和乾隆商量了他的婚事 大清朝的公主要和親蒙古這是一直以來的傳統(tǒng) 只是自乾隆繼位之后,遠嫁蒙古的公主已經(jīng)有數(shù)位 而紫薇又是出自民間生母母親乃是漢家姑娘 這樣的出身對于那些蒙古貴族來說,都是十分看不上的 哪怕她的父親是當今的圣上
因此在皇后娘娘的建議下,乾隆為紫薇在京城選定了一個青年才俊 嫁得近只要有她和乾隆在 就絕對不會讓她受到委屈 不得不說這對于紫薇來說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