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著就能干的活兒實在不算多,而且要靠這個黑矮星殘骸剩余的那點兒熱能充電也過于扯淡。
不過我倒還真有個好消息,調(diào)出飛行記錄后我發(fā)現(xiàn),這里距離藍星不太遠,大約只有不到七十萬光年,若是真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大不了用盡全部能量,破釜沉舟地拼一把,好歹還能有一線生機。
這時嘀聲響起,提示我監(jiān)測儀的報告已經(jīng)生成了,這顆星球轉(zhuǎn)軸穩(wěn)定,公轉(zhuǎn)軌道速度穩(wěn)定,自轉(zhuǎn)角速度穩(wěn)定,氣壓穩(wěn)定(重力也穩(wěn)定,就是超級大),看起來似乎是處在一個運行流暢且十分有規(guī)律的成熟星系之中,我有理由相信它的附近還有別的星體,鑒于它并不是星系的引力中心,說不定這個星系里還有一顆恒星。如果真的是這樣,那至少我的能量就不用愁了,我只需要耐心等待就好。
群星隨著黑矮星的轉(zhuǎn)動而變換著軌跡,我又耐心等待了一陣,不一會兒夜空中就升起了兩輪月亮,它們是兩顆小行星,體積稍大一點的是金黃色,另一顆則是紅褐色與白色相間,兩個月亮散發(fā)著淡而柔和的光。
我的周圍被月光照亮了,我大喜過望,趕緊拼了命地用力將胸甲解鎖,展開一塊太陽能電池板,急切地盯著能量儲備以每分鐘百分之零點幾的速度往上漲。
結(jié)果事實證明,我高興得太早了,因為…墨色的天際很快就變成了淺藍色,蒼白的太陽躍出了地平線,天亮了。
現(xiàn)在才到了我真正應(yīng)該狂喜的時刻,有了這種強度的光照,我相信不出五小時,我就能有力氣活動,再過七小時,我就能開啟反重力引擎,行動自如了。
這個星系的太陽是一顆白矮星,我在看到它的第一眼便認了出來。這顆白矮星雖然已經(jīng)不再是燃燒著的恒星了,不再發(fā)生核聚變反應(yīng),但它仍然溫暖明亮。
我百無聊賴地躺在地上曬了一整天的太陽,沒辦法,急也急不來,到了入夜后我才開啟了反重力引擎,開始了在這個星系的探索之旅。
沒有穩(wěn)定的能量液供給,只靠太陽能是效率極低的,我每曬七個小時太陽,才能活動不到兩個小時,還得是在克制能量消耗的情況下。因此我必須要好好利用這段能自由活動的時間,爭取效益最大化。
首先要探索的,是我腳下的這顆黑矮星,這個星體的外表面地形單一,十分平整,牢固堅實,很適合基地建設(shè)……我暫時不應(yīng)該往這個方向想。
它與同一軸線上的白矮星形成了一個雙星系統(tǒng),有兩顆小行星繞著雙星公轉(zhuǎn),在軌道上提供的引力可以形成潮汐鎖定,只要我在黑矮星上挖掘河道,就能引入流動水。
#
#
#
文中涉及到的天文內(nèi)容都是胡扯的,請小伙伴們一個字也不要信。寫這里主要是想給漂泊的老威找個家什么的,黑矮星只存在于理論中,目前宇宙里還沒有出現(xiàn)過呢。接下來我要是用到了什么引用都會跟大家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