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結(jié)束,2018年的寒假要開始了。這個假期,20班沒有組織活動。高中過半,大家學(xué)習(xí)上的負擔(dān)越來越重。這一連串理想主義的象征性儀式不得不在現(xiàn)實面前敗下陣來。
但我還是要出去走走,去外面廣闊的世界里尋找屬于自己的課堂。
1月13號,周六,寒潮過境后,天氣由濕冷轉(zhuǎn)變?yōu)楦衫?,盡管中午有陽光溫暖身子,但是早晚的寒意還維持著。周六登鳳凰山,我和曜龍沿著陡峭的野路在密林中穿行,偶然望見一座碉堡。由于陽光照不到,加之山間的清風(fēng)吹拂,中午時分樹林里的寒意依舊如早晚一般濃厚。我腳踩干燥的泥土,抓住樹干,從陡峭的山坡上緩緩而下。連樹干都是冰涼的。
1月14號,周日,我和承璋遠赴南沙登黃山魯,時隔許久再次登頂俯瞰南沙全景,江面上的繁忙可以感受到,只是通向東莞的虎門大橋在江霧中有些模糊。
最新開通運營的4號線南延段將市區(qū)與南沙的距離再一次拉近。新的終點站——南沙客運港站,真的很酷。湛藍的背景下,人們仿佛置身于海洋之中。帆船形的自動售票機,那是來自遠方國度的使者嗎?
?
1月19日,散學(xué)典禮。
我在期末考試中獲得了生物單科第一名的成績,我的照片加上“生物狀元”的稱號被貼在教室外側(cè)的墻壁上,與其他單科狀元,還有總分狀元一起。我興奮得拍照紀(jì)念。
班級期末表彰大會上,我就以“生物狀元”的身份上臺領(lǐng)獎。嘉杰也上臺了,她拿著四張獎狀,笑得比誰都開心。
?
1月26日,入粵的冷空氣驅(qū)散了盤踞在廣州上空多日的霧霾。我與文楷趁著空氣質(zhì)量好轉(zhuǎn),乘坐新修的13號地鐵線去龍頭山游玩。到南海神廟下車時,我看見嶄新的車站到處畫著波浪形的花紋,將海的韻味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京港澳高速橫穿龍頭山,向南延伸出隧道,便是黃埔大橋。由于森林的消音效果,山中聽不到高速的躁音,能聽見的只有鳥聲、風(fēng)聲和樹葉的沙沙聲。山上的人出奇的少,如果累了,我們可以獨占一個亭子休息,甚至能夠就地坐在臺階上,也不必擔(dān)心會妨礙他人。下山時,我從高速邊路過,看見黃埔大橋從隧道出口外開始延伸,在寬闊的江面上劃過一條弧線,宛如一條巨龍,不愧為“華南第一橋”。
我找到一合適位置,架起相機支架,進行延時攝影,招呼文楷一起入境。照片里的兩人面朝黃埔大橋,看著高速公路朝遠方延伸,沒有言語,只有默默的凝望,這就是老朋友重逢最真切的樣子。
我將期末考試的語文卷給文楷看,文楷看著閱讀理解題的文章,讀得津津有味。
這次潤森本來說會一起來,后來又說臨時有事來不了。
母親他是不愿意和你們來往的。
我依然相信潤森是的確不湊巧來不了。事實將證明,我對自己想法的堅持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