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有趣的靈魂,實際上就是這個人的信息密度和知識層面,都遠高于你,并愿意俯下身去聽你說那毫無營養(yǎng)的廢話和你交流,提出一些你沒有聽過的觀點,顛覆了你短淺的想象力及三觀。 -- 網(wǎng)易云熱評 《網(wǎng)易云》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quán)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 龍應(yīng)臺 《親愛的安德烈》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云煙,不復(fù)記憶,其實他們?nèi)允菨撛诘?。在氣質(zhì)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 三毛 《送你一匹馬》
“99.99%的焦慮都來自于虛度時間和沒有好好做事。所以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行動起來,認真做完事情,戰(zhàn)勝焦慮,戰(zhàn)勝那些心里空空蕩蕩的時刻?!?-- 佚名
But it is the same with man as with the tree. The more he seeks to rise into the height and light, the more vigorously do his roots struggle earthward, downward, into the dark, the deep - into evil.
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向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 尼采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認真、積極、勤奮、自律,這些看似老掉牙的字眼,真的會讓你變得更優(yōu)秀。
當你勇敢跳出舒適圈,擁抱新變化時,就往期許的人生又邁進了一大步。
不要被懶惰控制,不要再荒廢時光,去鉆研有意思的領(lǐng)域,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和才華。 --
走不通的路就回頭,愛而不得的人就放手,得不到回應(yīng)的熱情就適可而止,別把一廂情愿當成滿腔孤勇,也別把厭倦當成欲擒故縱。 --
不要做祥林嫂。第一次說,別人會同情,第二次說,別人會嫌你啰嗦,第三次說,別人就要厭煩你了。
“肺腑之言,說給對的人聽。”
“埋怨之語,說給自己聽。” --
遇到困境,腳步不慌;遇到驚喜,內(nèi)心不亂。不慌,其實是一種底氣,是靠生活的積累和鋪墊;不亂,其實是一種境界,是對生活的理解和參悟. -- 積雪草 《微笑向暖,安之若素》
人生就像一列火車,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沒有人會陪你走到最后,碰到了即便是有緣,即使到了要下車的時候,也要心存感激地告別,在心里留下那空白的一隅之地,等到多年后想起時依然心存甘味。 -- 林清玄
從前的人弄花而香滿衣,踏花歸去而馬蹄留香,現(xiàn)代的人把花都戴在身上,也不會有什么香氣。花的香氣源于緩慢的成長、歲月的累積,是無法在試管中速成的,人格的馨香不也是一點一滴習(xí)染的嗎?花香是外放的,也是內(nèi)藏的,生命的悟境也是如此?!智逍?--
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別人比較,和高人比較使我們自卑。和俗人比較,使我們下流。和下人比較,使我們驕滿。外來的比較是我們心靈動蕩不能自在的來源,也使得大部分的人都迷失了自我,障蔽自己心靈原有的氤氳馨香?!智逍赌咎颗c沉香》 --
你可以和人比掉書袋,可以和人比賽引經(jīng)據(jù)典,但是一個讀書人骨子里的干凈和純粹,那種渾然天成的優(yōu)雅氣質(zhì)和無所謂,放得下的態(tài)度,卻不是一個心懷雜念的人能夠比得了的。知道比不了,就可以放棄比較之心和炫耀之心了。就可以把讀書這件事,放得低些,再低些,低到功利心都無趣了,褪去了,再看看自己還能不能讀得下書,那時候,讀書才能真正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而這個世界的很多快樂都是這樣來的。 -- 水木丁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愛》
在生氣時,批評和指責(zé)他人都無法真正傳達我們的心聲。如果想充分表達憤怒,我們就不能歸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語言上。與批評和指責(zé)他人相比直接說出我們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們的愿望得到滿足。 -- 馬歇爾·盧森堡 《非暴力溝通》
我激勵自己的方式無意中促成了自我憎恨,由于認為自己“應(yīng)該”做到許多事情,我不停的指責(zé)自己,命令自己,要求自己。這不可避免地導(dǎo)致內(nèi)在的分裂與不滿。而非暴力溝通提醒我傾聽內(nèi)心中不同的聲音,以及他們所反映的需要,這促進了自我理解和內(nèi)心的和諧 -- 馬歇爾·盧森堡 《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指導(dǎo)我們轉(zhuǎn)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yīng),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 -- 馬歇爾·盧森堡 《非暴力溝通》
溝通有四步:第一,客觀表述事實;第二,說出你的感受;第三,說明原因;第四,提出要求。 不要壓抑自己,也不要裝沒事,更不要等著對方來猜你為什么生氣,等他來道歉。 直接告訴他,今天這件事,你這么處理,讓我很傷心,以后你不要這樣了,好嗎? 不要害怕發(fā)脾氣。 真正高情商的人,會認為,發(fā)脾氣是一種很好的溝通方式。 我以前說過,所謂情商高,就是心中有他人; 所謂情商高,不是虛偽,而是溫暖。 但這不是說,我們心中要沒有自己,真正的情商高,是把自己當朋友,與自己和解,對自己也要溫暖啊。 -- 《非暴力溝通》
你若堅持,定會發(fā)光。因為時間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將人生所有的不可能都變成可能。 -- 伊心 《我比誰都相信努力奮斗的意義》
微笑是全世界共通的語言,它傳遞的不僅僅是你的善意和自身單方面相最柔美的一面,更是一種獲得對方接納和開啟溝通之門的有效手段。對人微笑,傳遞出去的信息就是溫暖、親切、美好,對方往往很容易被這種完全陌生但又突如其來的清冽所感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一下子就縮短了。 -- 莫梵稀 《請把我留在最好的時光里》
我覺得作為一個女性,最重要的是要獨立,懂得自尊自愛。無論是心理、精神抑或人格上,始終要覺得自己是個個體,凡事先考慮自己解決,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在生活中如此,在旅途中更是。……,不要太過計較微不足道的得失……有了獨立和自尊自強的前提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我們的內(nèi)心深處其實都是渴望去幫助別人的,這并不是為了展示自己的優(yōu)越感,而是你可以不花費一分錢而給別人帶來愉悅的感受,并被回予微笑和感激的表情。 -- 莫梵稀 《請把我留在最好的時光里》
世上可能有兩種人,有的人要做什么事,就有極其堅毅的意志,克服一切障礙,并且認為那是應(yīng)該的,不把這種事當一回事。有的人又懶,又想更好,永遠都在上進的壓力和自責(zé)里掙扎,被失敗感深深籠罩。 -- 張春 《一生里的某一刻》
跋山涉水,歷經(jīng)滄桑,
苦盡甘來,方知生命美好。
閱盡浮華,淡然于心,
從容于表,方能自在生活。
走過流年的山高水長,
總有一份溫暖盈滿心懷,
總有一份愛在生命里燦爛。
只要堅守做人、做事的底線,
以自己不懈的努力與付出,
一定能讓不容易的生活
變得更加精彩,有滋有味。
--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譯文:不只是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為是,反而更能彰顯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業(yè);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長期有所長進。自己不要別人爭利,那么所有人都會為你讓路。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 老子 《道德經(jīng)》
人與人之間,其實本應(yīng)很簡單。
對的,你無需大費周章;錯的,你拼盡全力也無力回天。最好的狀態(tài),正如那句話說的:“不費力,不需要刻意討好、努力經(jīng)營,兩個人已是順其自然的舒服。”就像鑰匙插進對的鎖孔,雙腳穿進對的鞋碼,不必委屈,不必假裝,自在而不費力。 --
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我們努力爭取就可以得到,唯獨對于交情,我不想太努力。
友情也好,愛情也罷,兩個人在一起,就該勢均力敵,平等自然地相處。生活已經(jīng)足夠讓我拼命,而我只想有一份不用努力的、剛剛好的交情。
--
1、文人相輕,武士相慕。 2、多心招禍,少事為福。 3、認真還自在,做假費工夫。 4、男兒愛后婦,女子生前夫。 5、好人多磨難,真愛無坦途。 6、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但看三五日,相見不如初。 7、養(yǎng)心莫若寡欲,至樂無如讀書。 8、處世莫如為善,傳家唯有讀書。 9、動念即應(yīng)思改過,得閑何不再讀書。 --
欲知天下事,須讀古今書。
學(xué)了就用處處行,光學(xué)不用等于零。
不能則學(xué),不知則問;讀書全在自用心,老師不過引路人。
好曲不厭百回唱,好書不厭百回讀。
讀書貴能疑,疑能得教益。
默讀便于思索,朗讀便于記憶。
初讀好書,如獲良友;重讀好書,如逢故知。
處處留心皆學(xué)問,三人同行有我?guī)煛?-- 《增廣賢文》
枯木逢春猶再發(fā),人無兩度再少年。
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勝古人。
若使年華虛度過,到老空留后悔心。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堅持不懈,久煉成鋼。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身怕不動,腦怕不用。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三心二意,一事無成。
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xué)要落后。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 -- 《增廣賢文》
道不同不交,諛人者不交,恩怨顛倒全無性情者不交,不孝不悌者不交,愚人不交,構(gòu)怨傷心落井下石者不交,好占便宜者,德薄者不交,忘恩負義者不交。 -- 曾國藩 《家書》
我們花了兩年學(xué)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xué)會閉嘴。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說得越多,彼此的距離卻越遠,矛盾也越多。在溝通中,大多數(shù)人總是急于表達自己,一吐為快,卻一點也不懂對方。兩年學(xué)說話,一生學(xué)閉嘴。懂與不懂,不多說。心亂心靜,慢慢說。 若真沒話,就別說。——海明威 --
“怨”是又恨又嘆的意思,有許多抱怨的時刻,有很多無可奈何的時刻,甚至也有很多苦痛無處訴的時刻?!把搿笔乔蟮囊馑迹窃娊?jīng)中說的“和鈴央央”的和聲,是有求有報的意思,有許多互相需要的時刻,有許多互相依賴的時刻,甚至也有很多互相憐惜求愛的時刻。
夫妻生活是一個有顏色、有生息、有動靜的世界,在我的認知里,夫妻的世界幾乎沒有無怨無尤幸福無邊的例子,因此,要在“怨”與“央”間找到平衡,才能是永世不移的鴛鴦。鴛鴦香爐的腹部相通是一道傷口,夫妻的傷口幾乎只有一種藥,這藥就是溫柔,“怨”也溫柔,“央”也溫柔。 -- 林清玄 《鴛鴦香爐》
在這擾擾攘攘的紅塵里,忙忙碌碌的人生中,我們都被打磨得越來越堅硬,可在心底深處一定有一個最柔軟的角落珍藏著我們曾經(jīng)的溫柔。總會在滄桑流年的間隙,眼中忽然掠過一縷黯然,想起那些青澀的溫柔,那個眉眼晶瑩的少年,歲月的塵垢好似永遠不會沾染他眉梢的風(fēng)華;總會在似曾相識的風(fēng)景前,心頭驀然升起一段無名的惆悵,悵惘那些已成追憶的感情,那個已經(jīng)不知道哪里去了的少年。但是,令我們惆悵惦記的真的是那個少年嗎?也許,我們惆悵的并不是那個人,而是自己那逝去的青春華年,我們不能忘記的也不是那個人,而是自己曾經(jīng)的明媚飛揚。 -- 桐華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
你以為,我可以很迅速的恢復(fù)過來,有些自私的以為。 從陰雨走到艷陽,我路過泥濘、路過風(fēng)。 一路走來,你不曾懂我,我亦不曾怪你。 我不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大度, 也不是為了體現(xiàn)自己的大方。 只想讓你知道,感情不在,責(zé)備也不存在。 -- 余秋雨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往往不是因為某些具體的原因而斷絕。不,即使表面上有某種原因,其實是因為彼此的心已經(jīng)不在一起,事后才牽強附會地找這些借口。因為,如果彼此的心沒有分開,當發(fā)生可能會導(dǎo)致彼此關(guān)系斷絕的事態(tài)時,某一方就會主動修復(fù)。之所以沒有人注重修復(fù),就是因為彼此的心已經(jīng)不在一起了。就好像眼看著船要沉了,仍然在一旁袖手旁觀。 -- 東野圭吾 《解憂雜貨店》
人的一生,要經(jīng)歷多少次離別,又要經(jīng)歷幾回人面桃花?然后終于習(xí)慣了身邊的人來來去去,終于明白了沒有永遠的相聚,也終于看淡了世事與人臉的種種變遷?" 舍不得你。" 這句話,卻又那么難以開口。 -- 張小嫻 《謝謝你離開我》
失戀后,我們總愛問: “我怎樣可以忘記他?我很想忘記他,但我就是沒法忘記他?!?如果沒法忘記他,就不要忘記好了。 為什么要那么痛苦地去忘記一個人? 時間自然會讓你忘記他。 現(xiàn)在,我請你干萬別想著一頭粉紅色的大笨象。 請問,你想到的是什么? 你立刻就想到一頭粉紅色的大笨象了。 你愈努力想去忘記,你愈是無法忘記。 仍然愛著他,忘不了他,是理所當然的事,不必覺得慚愧。 有些人明明忘不了,卻自欺欺人說: “我已經(jīng)忘了他?!?然而,只要別人一提起他,她就無法控制自己。 有一天,你會忘記他的。 真正的忘記,是不需要努力的。 -- 《失戀那些事兒》
二十歲,有情飲水飽,明知對方給不了的仍然不依不饒的去討要,落得個兩敗俱傷情分掃地。四十歲,原來那個奢侈的男人并不能伴你一生,原來那些華美的誓詞和虛幻的名分都及不上一碗凡俗的熱湯,原來你期盼破鏡重圓,而我卻早已失卻了重歸于好的興致。 大多數(shù)的復(fù)合,都成了狗尾續(xù)貂的鬧劇。 一個女子經(jīng)常掛在心頭的,應(yīng)該是重新開始,而不是破鏡重圓。前者是過去,后者是未來。 -- 李筱懿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夫妻之間,有事需要洞若觀火的了解,有時需要肝膽相照的義氣,有時需要平地一聲雷的咆哮和發(fā)泄,有時需要揣著明白裝糊涂的將就,還有時,需要打落牙齒和血吞的隱忍。那種舉案齊眉式的客套,往往不是恩愛,而是彼此的關(guān)系沒有親密到那一步。 -- 李筱懿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相愛簡單,珍惜很難。相愛只是遠距離的精神上的依戀,很容易通過想象美化,彌補,保持起來相對容易,而珍惜是現(xiàn)實生活中無限靠近的相看,是兩個人各方面習(xí)慣碰撞融合之后的體諒,是柴米油鹽生兒育女的瑣屑分擔(dān)。 -- 李筱懿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我們要相信別人在動情時所說的話都是真的,許下的承諾也是真的,一腔熱血也是真的。至于后來誰辜負了誰,誰脫離了誰,都是后來的事情,誰又能提前預(yù)知呢。我們不能因為結(jié)局不完美,就否定了所有開始,畢竟人生中有太多美好的事情是沒有后來的。 --
總不能 流血就喊痛 怕黑就開燈 想念就聯(lián)系 疲憊就放空 被孤立就討好 脆弱就想家 不要被現(xiàn)在而蒙蔽雙眼 終究是要長大 最漆黑的那段路終要自己走完 現(xiàn)在的這些那些也將會被時間拋在腦后 所以 不要害怕 -- 北傾 《一線大腕》
一直覺得這世界上的告別儀式挺多的, 比如喝一場大酒,來一場旅行, 或者情不自禁的在車站大哭一場。 可是后來才知道, 人生中大部分的告別是悄無聲息的, 甚至要很多年后自己才明白, 原來那天的相見, 竟然已是最后一面。 此后即便不是隔山隔水, 也沒有再重逢。 于是和一些人擁有過的美好, 到最后只能暗自懷念。 所以啊, 要珍惜每一個當下, 畢竟它們都會成為曾經(jīng)。 畢竟我們誰也不敢保證 有一天我們之間會不會形同陌路。 --
關(guān)于“放手”的一段很經(jīng)典的話:放手如拔牙。牙被拔掉的那一刻,你會覺得解脫。但舌頭總會不由自主地往那個空空的牙洞里舔,一天數(shù)次。不痛了不代表你能完全無視,留下的那個空缺永遠都在,偶爾甚至?xí)惓炷?。適應(yīng)是需要時間的,但牙總是要拔,因為太痛,所以終歸還是要放手,隨它去。 --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 莫言
我意識到,我開始慢慢習(xí)慣了與孤獨相處,我不再愿意去維系某些復(fù)雜的人際關(guān)系,懶得去迎合毫無目的犯尷尬癥的閑聊,快餐式消費的時代,大家的時間都很有限,實用性跟目的性比無法預(yù)知的風(fēng)險更讓我踏實,更愿意珍惜的還是那些舊時的知己。我無比贊同梅姨的人生觀:對某些事情我不再有耐性,不是因為我變得驕傲,只是我的生命已到了一個階段,我不想再浪費時間在一些讓我感到不愉快或是傷害我的事情上。我不愿去取悅不喜歡我的人,或去愛不愛我的人,或?qū)δ切┎幌雽ξ椅⑿Φ娜巳ノ⑿?。最重要的是,我沒有耐心去對待那些不值得我有耐心的人。我認為這不是固守塵封,而是升級為一種更精準的人生。 --
做人可以不聰明,但一定要有分寸感。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應(yīng)該是你的,才是你的;不該是你的,連搭腔都不要。寧可藏拙,也不要露怯。話說得越多,反而會顯得自己越淺薄。所以,人要實,話要藏,用做事的結(jié)果來征服人,而不是說服人。 --